湖南石氏家族的起源?
湖南石氏源流
长沙石氏
始祖春谷公,元时自江西徙湘潭,总祠堂在湘潭姜畲石家坊。至清中叶,始迁祖养悦公迁来长沙。后人置业长沙东乡鹧鸪塘陈家坪。据1992年未刊家谱载,最后排派为:家声定克昌祖。堂号”乐山堂”。
宁乡石家湾石氏
明代自江西迁此。
湘潭云湖石氏
自宋守信公再传至全振公,始隶潭州籍。至始迁祖春谷公,讳元蕃,迁湘潭,再下十二传至清仁吾公,子云野、禄野,一居学坪,一居云湖。云野后裔居学坪、善 化、衡山马桥湾、窑山冲、双庙等处;禄野生子四:开宪、开祖、开云、开宝,其后裔迁居云湖墹兹塘、许家坝、福冲、泥湾、潮江冲等处。清同治4年 (1865)五修族谱。
派语:(自十九世始)孝友前芳久,诗书善训长,贤材诚蔚启,德教振湖湘。湘潭石汉声先生一支派语:培养承先世,家声定克昌,祖宗贻 泽远,继绪载文章。
湘潭石家坊石氏
始迁祖元蕃公,明初自江西迁湘潭四都石家坊。子四:长子元一迁苏州,次子元二迁长沙碧湘街,三子元三迁兴国,四子元四守石家坊。清嘉庆元年(1796)二修族谱,同治7年(1868)三修,光绪24年(1898)四修,1928年五修。
醴陵上堡冲石氏
始迁祖秀峦公,清康熙间自福建汀州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600人。
醴陵枣子园石氏
始迁祖维林公,明洪武间自江西迁此。族人分布于攸县。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500人。
炎陵十都黄上村石氏
先世清雍正年间由广东南雄始兴县迁入霞阳石下(今十都乡黄上村)。后裔分布于十都大院。
邵阳石氏
始迁祖万三、千三、百三,宋建隆间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水伯堡徙居宝庆府。万三公落业佑溪桥,不数年回籍;千三公落业石陂桥,支分五房:通、达、贵、 逵、暹;百三公落业茶园山,支分为桂、相、椅、隆四房。
后人分布于邵阳、益阳、湘乡、宁乡、新化及江西、四川等地。二支族谱始修于乾隆25年 (1760),嘉庆16年(1811)百房二修,道光27年(1847)百房三修,光绪18年(1892)百房四修,1948年千、百二房六修,1917 年百公裔五修。百公裔旧派:邦思原志楚,仕兴永吉昌。续派:一宗多国用,美翠自生光。二支合派:景德耀先者,芳声孝友传,显扬昭盛代,家世裕魁元。
邵阳石氏
始祖九鼎公,字任重,号南楚,宋建隆元年(960)来守邵州,任满仍归江西泰和县水伯堡圳上。历数世至光赵,号连城,生万金,行万三郎,万富,行千三郎, 万镒,行百三郎,复来邵州,万金居佑溪赤金钿;万富居石陂头紫金钿;万镒居茶园山银金钿。万金后归原籍,万镒后隶新化时荣桥。万富世籍邵阳,生五子:朝 通、朝达、朝贵、朝逵、朝暹,分里石武、石文、石奇、石祥、石权。明正统12年(1447)始修族谱,隆庆2年(1562)、清康熙27年(1688)、 嘉庆6年(1801)、道光30年(1850)、光绪15年(1889)、1915年续修。同治间建宗祠于田心坪。班序:万朝成受以,子应添汝明,文武正 永定,荣华大吉昌,景德启盛世,安思庆楚邦,嗣秀通京国,显隆士俊良,义方遵祖训,孝友绍家纲,裕后诒谋远,承先福泽长,教典昭敦睦,儒材誉锡乡,诗书崇 甲第,勋业赞平章,圣学心传续,纯臣矩范详,继绳储杰伟,兰桂郁资湘。
绥宁石氏
始迁祖仕明公,原籍江西泰和,为官云南,于明成化间卸任归里,路经绥宁,见山水秀丽遂定于岳二里(桃坪一带)栗木田。后裔分布于盐井一带。
华容墨山石家垸石氏
始迁祖万三郎,祖居饶江府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官岳州指挥使,奉诏征苗有功,受封后守岳州,致仕后于宋淳祐元年(1241)迁居华容墨山石家垸,其弟 万四郎随兄迁华,同居石家垸。原派:大国鸣世铎,汛秀美重钧,润述烈增锦,洪策焕堂钦。续派:汉楚煦尧镇,河东凤培锺,湘材炳坤锡,准树熙在鉷。
平江黄金洞抛石石氏
始迁祖朝凤公,清乾隆25年(1760)自赣州长宁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161人。
湘阴古塘围石氏
始祖谦益公,字虚怀,原籍浙江宁波府鄞县。公性旷达,好山水,明初长子天福官湖广,公与次子天禄、三子天寿率仆从百余来湘,止于湘阴县古塘围。天福,字又 崇,明洪武初从靖海侯吴正御倭寇,有功升任湖广都指挥使佥事,分居益阳青修山。天寿分居沅江,惟天禄世居古塘。清光绪28年(1902)建总祠于沅江县泚 湖口。清乾隆9年(1744)三支始修族谱,嘉庆20年(1815)续修,咸丰8年(1858)三修,光绪18年(1892)四修,1931年五修,1994年六修。新派:忠孝昭彰长发其祥克家骏茂传世鸿昌岳云献瑞湘泽流芳化隆端本治庆维纲。
沅江琼湖镇石氏
先世明洪武31年(1398)自江西吉水县宦湘,落业于沅江县沙头(今属益阳),后裔分居于县境琼湖镇及益阳张家塞、泚湖口、沙头等地。
南县石氏
始迁祖铎山公,清乾隆间由华容县东山迁十都傅家嘴(今南县北河口乡东胜村)。
常德石氏
始祖 公,字敏若,原籍河南,宋哲宗时进士,因不附权阉梁师成而游幕于楚,后因河南没于金而不得归籍,遂家于常德。数传至廷河公,拜元初万户侯,以孝谨治家,子 孙十世同居。廷河以前世系不可考,故以廷河为常德石氏一世祖,1948年八修族谱。族人有迁居桑植、慈利、石门、澧县、临澧、桃源、南县、施南等地者。祖 祠在常德石公桥。至1948年,递传25代,共5万余人。
桑植石氏
字派:开国廷家彦,兴寿懋应长。
宁远石氏
始迁祖文庄公,行八郎,原籍江西泰和鹅颈塘,元末明初之际,明太祖授以都司,镇守舂陵,开基于湖南宁远县石安乡石家洞,其子玉生,生三子:午荣开派石溪; 午笃开派祁阳金刚渡;午敬开派牛丫坵。族人分布于祁阳金刚渡、江华石围塘及本县白虎营。宗祠在石家洞。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0余人。
新田下溁石氏
始迁祖光优公,清康熙年间由江西宁州(今修水县)来湘贸易,开基于新田县仁智乡下溁。至1948年,已传8代,男女丁口50余人。
麻阳兰里石氏
祖籍沅陵县筲箕湾石家村,民国时迁入麻阳定居兰里。字派:成长再善启,家显大光明,如玉绍先美,文武才学胜,万代兴隆典状元。
会同石氏
始迁祖宣义公,宋政和2年(1112)自福建莆田由乡榜除会同令,后因受阻于苗而家会同。族人分布于西门外等处。
石氏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记载,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有大功于卫国,世为卫大夫。战国史学家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石碏在此次变故中表现的大智大勇、大义灭亲,为后世君子们所称道。
石厚的儿子、石碏之孙骀仲,后来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氏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