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情况简析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情况简析

致浏览者:2023年就要来临。即将过去2023年,是我国特殊区域30载探索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在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恶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冲击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综合保税区(特殊区域)的广大建设者、参与者和关联各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系列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的系列政策举措,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齐力同心围绕稳外资促外贸工作重点,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抗疫复产,稳产复能,全行业取得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聚能賦能效果明显,创新复制深入展开,主体责任夯实有利,外贸成绩累创新高的历史性成就,今年前11个月,140个纳入统计的特殊区域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值5.62万亿元,同比2023年全年净增0.1万亿元,三十而立的我国特殊区域将迈入更具挑战性的2023年,可喜可歌,可贺可敬!

海关总署12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有统计的140个特殊区域(包括有统计的92个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56,234.03亿元(人民币值,下同),其中出口26,902.35亿元,进口29,331.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7%,11.7%和13.6%。截止2023年11月底,我国特殊区域的外贸进出口值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5.52万亿元),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世界展示了抗疫搏击中的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和特殊区域的宽广胸怀和精神风采。

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特殊区域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比重的19.4%,16.7%和22.7%。外贸进出口值同比净增长6,322.74亿元,为2023年全国外贸进出口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作出重要贡献,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详见下表一)。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140个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情况统计表(一)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一、精准施策齐抓共促是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稳定向好的强大驱动力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有统计的140个特殊区域实现外贸进出口56,234.03亿元,其中进出口排名前30位的区域累计实现进出口47,003.16亿元,占全国特殊区域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3.75%,区均进出口值达到1,566.37亿元,发挥出稳定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全局的压舱石作用。30个区域中排名前12位的累计实现进出口34,843.02亿元,占比特殊区域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2.0%,区均进出口值2,903.58亿元。特别是外贸进出口值居前6位的上海外高桥,成都高新,郑州新郑,深圳福田,昆山和重庆西永同期进出口均超过2,600亿元,合计实现外贸进出口25,999.69亿元,占全国特殊区域同期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6.20%,区均进出口值达到4,333.28亿元。上述这6个区域同期外贸进出口净增长值为2,450.14亿元,其中成都高新1,072.63亿元,分别占全国140个区域同期进出口净增长值6,322.75亿元的38.9%和17.0%。同时这6个区域的同期外贸进出口净增长值是全国140个特殊区域同期进出口值后60个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2,310.56亿元的106.04%,对稳定全局的作用不可或缺,特别重要(详见下表二)。

我国特殊区域在国际经贸环境持续恶化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双重压力下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骄人成绩,源于五个要素的强劲驱动: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应对新冠肺炎的精准施策;二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3号文件精神夯实了主体责任;三是开展发展绩效评估促进和调动了运营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四是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成果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关联各方齐心协力抗疫保障复工复产顺利推进。

2023年前11个月全国特殊区域进出口排名前30位情况统计表(二)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二、综合保税区的外贸进出口值的持续高速增长拉动区域整体向好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92个按照综合保税区(新增宝鸡)统计的特殊区域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值30,612.07亿元(进出口均值为332.74亿元),其中出口17,274.76亿元,进口13,337.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4%,12.1%和22.6%。有15个区域进入了全国特殊区域同期外贸进出口的30强排名,其中成都高新等7个进入了前10强。综合保税区整体外贸进出口的同比增幅继续引领全国其他各类特殊区域。

按照综合保税区进行业务统计排名前30位的区域今年前11个月累计实现进出口27,835.70亿元,占92个综合保税区同期进出口总值的90.1%,进出口均值为927.86亿元。30个区域中进出口同比增长的有26个,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的有21个,分别占比66.7%和70.0%。进出口排名靠前的成都高新,郑州新郑,江苏昆山,重庆西永,上海松江和苏州工业园等6个综合保税区同期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值合计达到2,403.90亿元(其中成都高新1,072.63亿元,占比44.6%),占92个综合保税区同期外贸进出口增长值3,359.93亿元的71.56%,净增长值是92个综合保税区中同期外贸进出口值靠后的60个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2,436.57亿元的98.7%(详见下表三)。

我国综合保税区2023年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的骄人成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国发(2023)3号文件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二是落实综保区主体责任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动力;三是精准抗疫举措顺利复工复产提升了国际订单竞争力;四是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成果复制创新;五是运营管理部门和关联各方支持发展合力形成。诸如此类要素聚合驱动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正在逐步释放。

2023年前11个月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排名前30位情况统计表(三)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三、主动作为业态多元创新驱动对稳定特殊区域外贸增长作用明显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特殊区域的外贸进出口能够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取得外贸进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实践,是多种条件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认为“主动作为优化环境和多元业态特色发展”因素至关重要。

一方面得力于特殊区域的运营管理机构和监管服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疫情冲击的系列政策措施,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复工复产助力有规模,有市场和有订单的骨干企业稳产扩能(这一点在以加工贸易为支柱产业的区域体现特别充分);

另一方面是相当数量长期发展相对迟缓的中小规模特殊区域根据绩效评估办法的导向,主动从本地实际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出发危中寻机探索新业态、培育新动能,快速形成促进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在今年五月以后反应特别突出)。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139个有外贸进出口同比统计的特殊区域中实现同比增长的有102个,占比73.38%。其中同比增200.0%,100.0%和10.0%及以上的有21个,37个和88个,分别占比139个特殊区域15.11%、26.62%和63.31%。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特殊区域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三位数以上的37个区域中,东部地区有16个,中西部地区有21个,分别占比43.24%和57.76%。东部地区增幅前五位的是徐州,曹妃甸,廊坊,济南和东营综合保税区;中西部(含东北地区)增幅前五位的是重庆涪陵,太原武宿,营口,鄂尔多斯和武汉经开等区域,其同比外贸进出口增速都在4,000.00%以上(详见下表四)。这些特殊区域相当数量都存在设立时间相对较短,区位优势相对较弱,所在地开放经济发展条件相对欠缺的情况,但是也有少数例外情况存在。

2023年前11个月特殊区域进出口较快增长区域排名前30位统计表(四)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特殊区域外贸出口,或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是一些中小规模的特殊区域,包括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设立在省会城市的综合保税区。139个有外贸出口同比统计数据的特殊区域实现增长的有90个,占比64.75%。其中增幅超过四位数的有5个,三位数以上的有40个,两位数及以上的有77个,分别占比3.60%,28.78%和55.40%。其中太原武宿、营口、杭州、金义,湖北武汉和赣州等特殊区域的外贸出口同比增速都超过了1,000.0%(详见下表五)。

2023年前11个月特殊区域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区域前30位统计表(五)

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2023年前11个月,在外贸出口同比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一些特殊区域的进口也出现了超高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39个有进出口同比统计的特殊区域中,进口同比增长的有100个,占比71.94%。其中同比增长四位数以上的有11个,三位数以上的有36个,两位数以上的有84个,分别占比7.19%,25.90%和60.43%。同比增幅4,350.0%以上的有重庆涪陵,鄂尔多斯,西安航空基地,井冈山,辽宁营口,湖北武汉,太原武宿和河北廊坊等8个区域(详见下表六)。

2023年前11个月特殊区域外贸进口较快增长区域前30位统计表(六)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特殊区域,特别是综合保税区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极度困难的严峻形势下,抓机遇化危机,应变局育新局,取得全行业外贸进出口屡创新高,书写历史的靓丽成绩,是参与各方,特别是数百万中外从业者不忘初心奋力拼搏的心血结晶。

迎接2023年新征程新任务,我们既要积极做好迈上新征程,完成新任务的各种准备,包括认真思考和制定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抓住新机遇,求得新发展对策和措施。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和敢于直面在2023年度全行业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下仍然存在于不少综合保税区的主导产业基础薄弱,创新业态根基不牢,产业聚合能力较差,综合竞争优势弱化等困难瓶颈,问题挑战和潜在风险并没有消失的客观存在,未雨绸缪地思考应对之策,制定破解之举,汇聚强基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详见下表七)。

2023年前11个月特殊区域进出口降幅较大的20个区域情况统计表(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四、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发展形势喜人动能转换工作仍需加强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有外贸进出口统计的74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1,462.23亿元,其中出口685.72亿元,进口776.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4%,66.7%和14.8%,投入运营的数量,外贸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74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绩排名前20位的成都铁路等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1,317.76亿元,占比74个中心(B型)同期进出口总值的90.12%,其中位居前五位的成都铁路,天津经开,河南保税,东莞和长沙金霞等合计实现进出807.76亿元,占74个中心(B型)同期进出口总值的55.24%。

2023年前11个月进出口实绩表明,作为特殊区域开放发展平台重要补充的保税监管场所,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取得外贸进出口整体高速增长的好成绩,值得肯定和点赞!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三个特点:一是头部单位的建设发展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二是进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头羊作用不能忽视;三是各方支持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至关重要。

根据进出口现状分析,我国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矛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较为突出,绝大多数中心的进出口业务数据偏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溢出辐射能力偏较弱。如何提升保税物流中心(B型)应对风险的国际竞争力和动能转换的创新驱动力,更充分地发挥其投资效益和平台作用,值得业务主管部门和业界同行们高度关注。我们有必要在国际经贸环境大变局,经济发展新格局下通过新思考,新探索和新突破去助力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详见下表八)。

2023年前11个月全国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排名前20位统计表(八)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月报(人民币值)

2023年行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三十而立的中国特殊区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齐心抗疫,2023年用可以载入行业发展史册的外贸进出口成果书写了历史,我们更应该有能力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2023年新的历程开局之年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在新年钟声即将鸣响的时候,我谨代表《特殊区域那些事》的同仁们,衷心地感谢各位同行朋友对我们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你们的浏览和阅读是我们坚持的信心和动力!谢谢你们的真实陪伴!

在新年的太阳即升起的时候,我谨代表《特殊区域那些事》一群不忘初心的同仁,衷心祝福我国特殊区域的200多万建设者管理者参与者在继续抗击疫情冲击的2023年健康平安!真诚地预祝我国特殊区域的同行们在新的一年里书写我国自由贸易事业的新篇章。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特殊区域那些事》将在2023年与不忘初心的特殊区域同事同仁朋友们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