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律所、律师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合理规避风险,合规增加收益? 个体户税务筹划怎么做好

律所、律师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合理规避风险,合规增加收益?

提成制就是挂靠,具体又分两种,一般的提成制和柜台制,其实就是管理费收取的方式不同。一般的提成制,律所提供办公环境和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律所在每个提成制律师的创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于律所的管理成本及作为合伙人的利润分红,除此之外,则不向提成律师收取其他如办公场地使用费等。

而柜台制,就是律所提供不同档次的办公室、办公桌以及各类行政、后勤服务,供提成制律师选择使用,提成律师选择不同的档次,相应支付不同标准的场地租用费和服务费,这些费用固定标准固定支付,不随提成律师创收情况波动调整,此外律所不从提成律师的创收中提取费用。

一般的提成制,律所的提成随律师创收的增加而增加,柜台制则即便律师没有创收也要固定支付相关费用,二者各有所长。当然,这两种区分也不是绝对的,混用变形的都有,程度不一而已。

我国法律对律所的主体地位定性不明,这是非常独特的一个状况,由此导致律师事务所在实践经营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律所究竟是不是企业?“或许,因为字面或者政策原意理解错误,导致部分省市区社保局将律师事务所列入非企业、非个人、非个体、非事业境地”(高子程律师语)。

1. 大家经常遇到,招投标的时候,律所递交的投标文件,被人家询问为何没有营业执照?执业许可证是什么东西?又如律所采购了商品和服务,销售方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有时会认为律所提供的税号给错了,因为律所的税号同企业或者公司的税号明显不一样。

2. 律所算不算企业?国家给企业的优惠政策,律所能否享受?比如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阶段性社保费减免优惠政策,律所能不能享受?在各地就引起了争议,有的认为律所不是企业,不能享受;有的认为律所是企业,应当享受。北京律协会长高子程律师就此向北京人社局提了建议,北京地区现在倒是明确了律所可以享受企业的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其他各地还有待明确。因为要先确定律所是不是企业?如果不是企业,则免谈优惠;如果是企业,才能进一步划分是小微企业还是大企业,分别对应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3. 律师和律所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劳动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有的地方判例,认为是劳动关系,可以认定工伤,享受工伤待遇;有的判例,认为不是劳动关系,是挂靠,不能认定工伤,无法享受工伤待遇。

4. 律师行业的税负负担相比会计师、税务师等中介行业,是否明显过重?有的认为律师个人的税负远远高于会计师和税务师的负担水平,认为财政部主管会计师行业,税务总局主管税务师行业,二者都给自己主管的行业争取了优惠政策,但司法部主管的律师行业,没有给律师行业争取到相应的优惠政策,也没有考虑到律所作为市场主体经营便利的需要,没有要求律所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当然,也有会计师和税务师行业的从业人员,羡慕律师行业的提成律师可以有30%的办案费用支出扣除额。

03、

律师事务所涉及哪些税费

律所的主业相对单一,就是提供法律服务,取得的收入为案件代理费、咨询费、顾问费等,主要涉及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目前我国的法律禁止律师事务所从事投资经营等非法律服务经营业务。律所不同于公司,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由出资人即合伙人按照各自实际从律所取得的收入,比照个体户,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律所签订的法律服务合同,不缴纳印花税。 律师个人从律所取得收入,缴纳的就是所得税,一种是按经营所得纳税,一种是按综合所得的工资薪金纳税。

因为律师行业不像生产企业,基本没有原料和设备的采购,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很少,且律所提供的法律服务,主要源自律师的人力资源,包含个人的学识、智慧和经验等,是无形的,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律师行业提供的法律服务建立起规范科学的成本核算会计体系,诸多因素导致律师行业可税前扣除的费用过少,整个行业税负偏重,行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相比其他行业,律所进行税务筹划受到的限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