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马克思: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笔谈<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和资产阶级资本>

“马克思: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笔谈

20世纪70年代,布罗代尔提出一个惊人的论断,“马克思还从未用过资本主义一词”,但人们却认为资本主义是马克思批判的主要对象。此语一出,学界哗然,围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概念使用的争论至今不休。一些学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马克思的确没用过“资本主义”的名词形式,于是试图以此宣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虚假性。然而,关于马克思“资本主义”问题的讨论并非一个概念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理论问题。问题不在于以“西方马克思学”的方式从表面观察马克思是否使用这一名词概念,而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方法从内涵剖析马克思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即使没用过任何词性的“资本主义”一词,也能展示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性与经济学的深刻揭露。这种“看不见”的剖析在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及其手稿《工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即狭义的资产阶级社会。 

一、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资产阶级社会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封建主义社会中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商业发展、资本积累和社会变革,直到生产方式变革,资产阶级社会才真正诞生。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对于历史发展而言具有肯定性作用,不仅瓦解了封建主义社会的一切关系,而且为新的社会形式的诞生孕育了物质基础。但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改变阶级对立的社会根本。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Bourgeoisie)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产阶级(Bourgeoisie)在市场的需求和生产力的相互促进中孕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马克思认为,自中世纪开始,从奴隶中就逐渐发展出了部分城市的“市民”(der Pfahlbürger)阶段。这种市民其实是政治意谓上的商人,由于政治地位的悬殊和数量的被压制,这种市民团体无法形成一个以需要和满足构建的资产阶级社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社会的自由职业而存在,这在马克思看来是资产阶级形成的最初因素。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从历史角度考察资产阶级形成史的成果,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和霍布斯的“公民”概念,也不同于马克思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中理解的作为抽象原子团体的“市民社会”(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这种历史性考察也成功回应了当代西方左翼,如让·齐格勒等人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形成最初源头不准确的批评。第二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aufkommenden Bourgeoisie)发展的一个契机。随着殖民而来的是大量的交换资料积累,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