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的余额方向里面经常会看见:借、贷、平几个字,很多人不太理解,今天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点。
首先从会计基础介绍起,有一句口诀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意思就是说每一笔分录都有借方、贷方,而且每个科目的借贷两个方向的总的金额是相等的。而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损益、成本5大类)对应的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他们之间存在两个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资金的去向(因为都是你花钱买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的来源(找人借的是负债,自己掏腰包是所有者权益)】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根据这2个恒等式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到出另外一个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
==》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该等式左边的科目,借方额=增加,贷方额=减少;(借增贷减)
该等式右边的科目,借方额=减少,贷方额=增加。(借减贷增)
拿到具体业务,先分析影响的相关会计科目,这些科目分别属于等式的左侧还是右侧;然后,考虑该科目的余额(或发生额)会增加还是减少,然后按照公式去判断这个科目增加时,是使用借or贷。
基于以上这些前提一般来说,例如资产科目的余额都在借方,表明公司有多少资产(通俗一点的记忆方法就是:收入的比支出的多,有很多结余的钱)。负债科目的余额都在贷方,表明公司所负担的债务(就好比是你欠了一屁股的债,在没还清前那么它的余额还是要登记在贷方)。应收账款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应收的款项,如果余额在贷方,则相当于企业的负债,是应付的款项。
如果资产科目的余额在贷方,则说明该科目属于欠帐,也就相当于负债;如果负债科目的余额在借方则说明该科目是公司的资产,需要回收。成本、费用、损益科目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那么无余额为0的情况就用“平”来表示。
判断会计科目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1、资产增加,为了保证等式成立,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和必然增加,要么是只增加负债,要么只增加所有者权益,要么都增加,但是这个时候借方是资产,那么只剩下贷方了,因此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当然就跟上面所说的方向相反了
3、收入增加或者费用减少都会导致利润增加,这个时候你的资产是变多了(因为挣钱了),而资产增加计入借方,因此收入增加、费用减少、利润增加都计入贷方
4、期末的资产 = 期初的资产 + 本期增加的资产(减少就为复数)=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的利润 = 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收入 - 本期费用,给它变一下 期末的资产+本期的费用 = 期初的负债 + 期初的所有者权益 + 本期收入,左边的记在借方,右边的记在贷方。
会计科目五大类的余额方向总体上遵循资产类、成本类,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在贷方,特殊的上面都说了,上面的科目基本上都给好了余额方向,行业需要设置的科目不一定一样跟你平时记帐原则是一样的,几个特殊的如下
累计折旧, 贷方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方
其他业务成本 借方
销售费用 借方
管理费用 借方
财务费用 借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方
营业外支出 借方
几个比较特别的:
累计折旧, 贷方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方
其他业务成本 贷方
销售费用 借方
管理费用 借方
财务费用 借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