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内涵<会计人员的道德灵魂是什么>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内涵

潘序伦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会计学家、教育家、会计专家,1924年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成回国,先后在国立暨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学校任教,致力于引进和传授西方先进的会计知识和技术。1927年辞去一切社会职务,抱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凭借其特有的远见卓识,自主艰苦创业,先后创办了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补习学校、会计函授学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和会计高级职业学校、图书用品社等一系列以“立信”命名的经典品牌,并以此引领了中国现代会计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他会计学界泰斗的地位。

所谓“信”,其本意为“人言”,“人言为信”,它强调的是不欺不诈,遵守诺言。在古汉语语境中,信是一种具体的道德品格,是立身基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作为道德规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义务关系,具有价值倾向性和道德本体意义。而“诚”和“信”,基本上涵义相同,在现代汉语里可以互相通用。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与其自身教育经历和所处文化背景有关,更是依据会计职业本质并顺应时代要求的产物。潘序伦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熏陶,儒家认为,“信”是四教之一,是人道德的基本准则,为政之道要以诚信为先,与人交往要以诚信相待,研究学问也要以诚实为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西方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信用危机、尤其是会计信用的思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潘序伦竖起“立信”的招牌,创建起“立信”会计事业。

在从事会计事业的过程中,潘老先生始终以“立信”为思想追求和行事准绳,笃信、言传、身践着会计诚信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立信”这一命名中、体现在学校的24字校训中,体现在他多次的著文、演讲中,也体现在他日常的工作实践和教育实践中。从这些资料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