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时对渔夫说了什么?
屈原和渔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观。这篇文章据考证很可能是屈原本人所作,而依我看这位话语蕴含智慧的“渔夫”也不一定确有其人,此文亦可理解为屈原自己两种思想的对抗。
屈原自己也未去评判究竟哪种处世观更正确。毕竟被流放了多年,眼看着百姓颠沛流离却无能为力,“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种形容词都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痛苦。
人在痛苦久的时候往往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一种能让自己不那么痛苦的哲学思想会占上风,就像屈原耳旁渔夫的话语。
可贵的是屈原真的是持之以恒,他始终很清醒,知道自己如果像渔夫说的一样“淈其泥而扬其波”可以活得轻松得多,可是他选择坚持,因为心中强烈的信念,甘愿为之付诸一切。
这两种处世观概括起来是这样的,渔夫:随波逐流;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屈原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说得确实有底气,而且逻辑看似荒谬,慎思之却极为正确。
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落到如此田地都因为与众不同的信念,被渔夫批评为“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但这种痴愚般的念头永不改,因为他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其实不错在自己,而错在整个世界。
这不是因为屈原有洁癖,或是念念不忘他贵族出身,而是因为他坚信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史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楚国在灭亡而别人都置若罔闻。
我一直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实在太少,在我看来屈原做到了。
若论优先级,屈原将国家的兴亡,自己的理想、信念至于生命之上,而渔夫的哲学毫无疑问不会把任何事情排于生命之上,为了活得更好,其它一切都是可以变通的。最后渔夫抛下的名言也是让屈原无言以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一个近乎完美的暗喻,意思是无论世界如何变,都能在其中找到和谐共存的方式,而估计按屈原的逻辑看,若水浑就只能选择渴死或溺死了。
归结来看,屈原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而渔夫十分现实。两种处世观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屈原在楚国覆灭时悲愤地自投汨罗江,兑现了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的预言,而渔夫依然无忧无虑地活着。
乱世和腐败王朝真的不利于理想主义者生存,所以屈原一生注定是悲剧,但我认为他能把信念坚持到最后一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值得敬仰,因为真正的伟大不是在对自己有利时做正确的选择,而是在即使对自己百害无一利的环境下依然坚持正确的选择。
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结局: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设立端午节来铭记屈原,而渔夫早已被遗忘。在我看来可惜的是,当今中国纪念屈原主要宣传他的“爱国主义”而不是那份清白与倔强,而渔夫的“若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生存哲学却默默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并践行。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