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化繁为简!小翌带你轻松搞定qPCR数据分析<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

化繁为简!小翌带你轻松搞定qPCR数据分析

   

荧光定量PCR(qPCR)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基因分型、 病原体检测、SNP分析等。qPCR实验操作简单,原理易懂,但面对一堆凌乱的数据,如何进行结果分析成了头疼的问题,今天小翌将带你学会如何化繁为简,轻松获得可以发表SCI的数据!

  

qPCR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需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选择。本期我们关注的是qPCR常见的应用—基因表达分析,一般选择相对定量法。 

 

 

实验设计

 

假设目前需要研究光诱导对拟南芥AtSUC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拟南芥植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经过一定光诱导处理过的植株,分别提取RNA进行反转录,以得到的cDNA为模板,选择拟南芥GAPDH基因作为内参,进行qPCR实验。

需要设置的qPCR孔如下:

1)  NTC用来验证PCR体系中是否存在污染;

2)  NRT是指用未经反转录的RNA作为模板,是对gDNA残留的控制;

3)  内参基因用来校正因样品初始浓度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4) 而对照样品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a. 某处理方法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未处理的样本作为参照样本;

b. 检测基因在不同时间的表达差异,将0时刻的样本作为参照样本;

c. 比较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人为选定一个组织作为参照样本。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上面每个材料都设置了3个PCR孔(1、2、3),这是PCR重复,即技术性重复,是为了消除操作误差,正确评估扩增效率。此外还需设置生物学重复,即不同的材料(时间、植株、批次、反应板)做的同一实验,目的是校准生物学误差,分析处理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具体到本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需要至少再处理两组拟南芥样本(A、B、C),分别提RNA进行逆转录,再做qPCR,统计时以三个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结果分析—△△Ct法

△△Ct法的特点是只依靠Ct值来计算结果,但前提是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扩增效率较为一致并且都在90-110%之间。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Ct= Ct(目的基因)- Ct(内参基因)

△△ Ct= △Ct(实验组)- △Ct(对照组)

RQ=2^-△△Ct

 

假设上面研究光诱导对拟南芥AtSUC2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中,qPCR的结果如下:

 

计算时,首先我们把对照组的2^-△Ct数据求平均值(上图中为0.00116),然后用2^-△Ct中的每一个数据除以这个平均值,即得到2^-△△Ct的值,最后再整理得到平均值与标准差,表明实验组目的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提高了约9.73倍。

 

结果用Graphpad软件作图如下:

利用软件的t检验计算出P value=0.002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