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一年生”中药材别错过了,这几种很常见<草本植物近义词有哪些>

“一年生”中药材别错过了,这几种很常见

3.板蓝根

是一种常见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夹沙土或微碱性的土壤均可种植,PH6.5~8的土壤都能适应。板蓝根是耐肥、喜肥性较强的草本植物,肥沃和土层深厚的土壤是板蓝根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地势低洼,易积水、粘重的土地,不宜种植。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

4.荆芥

是常用中草药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栽培投入少,见效快,是农民朋友致富的好项目。别称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等,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5.黄芪

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6.菊花

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地。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生用。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等,由于又有花的颜色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

7.半夏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8.柴胡

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9.生地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

10.白芷

为伞形科当归属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