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秃鹫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灭绝,这可能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长期以来,秃鹫一直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它们飞来飞去,以死亡腐烂的动物为食。但一项新研究发现,秃鹫在保护人类生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印度各地的秃鹫几近灭绝,大量动物尸体导致携带病毒的病原体四处扩散,在2000年至2005年间造成50多万人死亡。这项即将发表于新一期《美国经济评论》的研究认为,由此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每年造成接近7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没有参与研究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卫生经济学家Atheendar Venkataramani说:“这篇论文将成为该领域的经典,并产生许多新的科研成果。”
秃鹫是印度的重要物种,对该国生态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这种猛禽不仅清理带病的动物尸体,还减少了其他食腐动物的数量,比如可以传播狂犬病的野狗。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秃鹫,农民扔进河里的牲畜尸体,会进一步传播疾病。
1994年,农民开始给包括牛在内的牲畜服用一种叫作双氯芬酸的药物,用来治疗疼痛、炎症和其他疾病。但对于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秃鹫来说,双氯芬酸是有毒的,会破坏鸟类的肾脏。在短短10年内,印度秃鹫的数量急剧下降——从5000万只减少到几千只。
英国华威大学环境经济学家Anant Sudarshan曾亲眼目睹这样的场景。为了揭示这一切对人类的影响,他和论文共同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环境经济学家Eyal Frank将秃鹫栖息地地图叠加在印度行政区地图上。该团队查看了600多个地区的健康记录,并对照了水质、天气和医院数量等因素。
研究显示,1994年以前,在接受调查的地区,人类死亡率平均约为每千人0.9%,这一基准可以用来判定某个地区是否有很多秃鹫。但到2005年底,传统上秃鹫大量栖息的地区,人类死亡率平均上升了4.7%,即每年大约增加104386例死亡。与此同时,在那些不是秃鹫典型栖息地的地区,人类死亡率稳定在每千人0.9%。
为了计算经济损失,该团队依赖于之前的一项研究,后者计算了印度社会愿意为挽救一条生命付出的经济“代价”——约为每人66.5万美元。结果发现,从2000年到2005年,秃鹫数量减少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694亿美元。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arshall Burke说,新研究中详述的“自然实验”可以应用于其他物种。这项研究可能会鼓励环境经济学家关注其他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物种。
印度政府于2006年禁止使用双氯芬酸,但Sudarshan表示,秃鹫不太可能完全恢复。他说,这使得在物种灭绝前将问题解决变得更加重要,尤其要关注像秃鹫这样通常不会受到关注的物种。(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