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眼看世界
对于佛寺建筑,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毕竟佛教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历史上,佛教同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汉唐到明清,我们留存了大量的佛寺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如今遍布各大旅游景点,可以说是我们轻易能够接触的建筑。但是你是否知道怎样欣赏寺庙?寺庙的布局又有什么讲究?其背后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很明显,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参观寺庙并不是那么舒服。一座千年的寺庙,或许在你眼里就是一栋老旧的建筑。如果你对其有深刻了解,那么当你再次触碰那一砖一石的时候,这些建筑所流露出的就不仅仅是跨越时代的巧夺天工,而是触及你内心的感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么个道理。
佛教建筑演变图
毕竟建筑的作用不仅仅是居住,也是历史痕迹的承载物,每一个朝代都会在建筑上留下痕迹,我们只需要对建筑稍加发掘,就能从建筑上看到历史的过往,古人的思想,以及那段岁月下的辉煌,看懂了建筑也就看懂了历史。
汉传佛寺的源头——从白马寺讲起
我们所说的佛教一般指的是汉传佛教,在中国除了汉传佛教,还有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三脉。尽管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是汉传的源头却是在西汉末,东汉之初,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经过西域传入中国。但是当时儒学依旧是主流,佛教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水花。进入了中国的印度僧人,只能凭着一腔热血游行化教,佛寺还没有出现。
佛教思想的宇宙观
但是儒学是和平年代的主流,宗教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乱世。五胡之乱让佛教看到了机会,迅速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大量被战争残害的百姓,对未来充满疑惑的统治者,似乎都在佛教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为了给越来越多的信众讲经,僧人开始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修建了最初的佛寺。
白马寺模型图
公元68年汉明帝时期,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寺,位于洛阳的白马寺正式建造完成(现存的白马寺是元明清时期的遗迹,但布局不变)。白马寺的核心理念还是印度传统佛教思想的“精舍”,佛寺中间有一方院子,周围一圈则是高墙,院子中间有一座佛塔。在需要讲经的时候,百姓就会聚集到中心的佛塔下面。当时的佛塔是佛寺的核心,在《魏书·释老志》记载佛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一切佛事皆围绕佛塔进行。
窣堵坡
白马寺的佛塔是经过“汉化”的,佛塔在印度的原型叫“窣堵坡”,外形就像我们看到一座圆冢,主要是为了放置僧人遗骨,也可以放经文或者佛教法器。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印度“窣堵坡”和中国的“阁楼建筑”相结合,产生了我们常见的佛塔(舍利塔)。虽然佛塔外观发生了改变,但是作用千百年来未曾有变化。
佛塔种类繁多,既有可以登临的木塔,也有仅供欣赏的石塔。同样佛塔也不是只有汉传佛教一脉,印度佛教在其它地区的传播,也和当地本土结合出多种多样的佛塔。东南亚地区的佛塔和中国佛塔属于平行一脉,但是缅甸,泰国等明显受印度“窣堵坡”影响更深,而像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则以学习中国佛塔为主。
汉传佛寺逐渐成熟——全民“舍宅为寺”的风潮
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此时的佛寺建筑尚且处于雏形。到了北魏时期佛教迅速传播,开始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佛寺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士族,富商开始把自己家的家宅捐做佛寺,开始了全民“舍宅为寺”的风潮。
“舍宅为寺”时期,不需要重新选地区铸造佛寺,只要在原先住宅的院子里修建一座佛塔,把原本建筑的前厅当作大殿,后堂当作佛堂来讲经,根据当时的洛阳永宁寺考古发现,还有同时期的日本飞鸟寺建筑布局,当时的佛寺已经有了后来佛寺的雏形。
舍宅为寺
这些布局包括佛殿在中轴线上,佛塔位居在佛殿之前,北魏时期的洛阳永宁寺考古发掘证明,从寺门开始建筑排列依次是寺门、佛塔、经堂。在《水经注》中对永宁寺的佛塔是这样记载的:“水西有永宁寺,熙平中始创。作九层浮屠,浮屠下方基十四丈,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级而又高广之。”
而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从百姓到统治者,都对佛教抱有崇敬与信仰。依托唐朝的经济繁荣优势,唐朝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佛寺群落,这些佛寺不再只是单独的塔院,大量的回廊殿堂让佛寺变得巍巍壮观。
唐朝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够大兴土木,大型佛寺可以连绵数里,足以和明清紫禁城相媲美,此后的佛寺再也没有如此恢弘雄伟。敦煌壁画中就保存了一些佛寺画像,陈凯歌拍摄《妖猫传》所兴建的唐城,也有许多建筑和视角是选自敦煌佛寺壁画,这些佛寺是对繁华唐朝的真实写照。
而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使佛塔逐渐偏离了中心,佛塔不再是佛寺的主角,院落也不再是一定要有佛塔,殿堂(例如大雄宝殿)成了佛寺主体,佛寺也从单进院落发展为多进院落。此时的佛寺不再只是宗教的产物,太平盛世让佛寺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