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汉代的字体演变和笔法嬗变<篆书的基本笔法有哪些图片>

汉代的字体演变和笔法嬗变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东汉隶书《曹全碑》

?东汉张芝今草《冠军帖》

主讲人名片

乌莹君,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书法史、书画文献。现就职于天一阁博物院陈列展览部,从事展览策划和活动策划工作。论文曾在《中国书法》《中国美术》等专业期刊发表。

图像化文字蜕变为符号化文字

汉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两汉存世的书法作品众多,出现了许多知名的书法家和理论家,为书法成为一种自觉艺术奠定了基础。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铁线篆、玉箸篆、蝌蚪书、鸟虫书、籀书……欧体、柳体、颜体、赵体……你听说过这些专有名词吗?你知道哪些是书体,哪些是字体?”天一阁博物院乌莹君从梳理书法的理论知识入手,详细讲解了汉代各种字体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字体即文字的形体,是指字形的结构特点,在历史上,汉字经历了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形体转变过程。在书法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之前,它其实是附着于小学也就是古文字学的。字体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定义的,而书体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定义的。“在文字学上,我们通常把以‘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原则而形成的字体称为古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等都属于古文字;自隶书以后,汉字成为单纯的文字符号,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属于今文字。”乌莹君介绍。

书体就是书写的字体。书体随着字体的发展而发展,它从字体中分离出来,独立成意,并逐渐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汉字书写体系。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自序中,记录了秦代有八种书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古人创造出不同的书体,并且把它们运用到各种特定的场合。比如说摹印,其实是印章上的文字,而殳书是刻在兵器上的文字。

书法家的字体,也简称为书风。隋唐以后,书体的意义又扩展到书法艺术的风格上,如唐代的欧、褚、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代的赵体等。

总之,汉字字体可以分为文字的形体、书写的字体和书法家的字体三大类。

汉代有哪些书体?乌莹君介绍,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书法史上的各种书体在汉代已基本形成,这个时期也是书法变革的重要时期。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书法非常多,主要有金石铭刻和墨迹两大类。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文字。汉承秦制,西汉初,篆书依然通行,后来随着隶书的发展,篆书才逐渐衰落,只用于某些庄重的场合。汉代碑刻篆书,最为丰富的是碑额。在汉代出土的墨迹中,也有少量的篆书。

汉代碑额,结构有的方正整齐,有的婀娜多姿,笔法比秦篆书丰富,出现了装饰性。如《孔宙碑》碑额不同于秦篆的是,垂露竖做悬针状,结体舒展自如;《张迁碑》碑额的特点是混入了隶书的笔法,结体多方折,有明显装饰性;东汉《鲜于璜碑》的碑额为阳刻汉篆,结体比较欹侧,并不四平八稳。“如果我们将东汉《袁安碑》和秦代的泰山刻石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袁安碑》瘦劲宽博,笔法圆转,遒劲流畅。”乌莹君说。

汉代出现的第二种书体是隶书。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提到“隶书者,篆之捷也”。西汉初年,隶书快速发展,代替了小篆的官方文字地位。隶书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吗?我们可以从出土的文献墨迹中找到答案。在书法史上,把由篆变隶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早在大篆出现后,古人就发现篆书书写过于繁杂,为了加快书写的速度,就出现了将笔画减省的情况。所以在从大篆发展到小篆的同时,简便实用的手写体篆书(草篆)在日常书写中已经广泛使用。草篆的出现,加快了隶变的过程,发展出了有别于“汉隶”的“古隶”。

在由篆而隶的书体演变过程中,主要依靠快写、省略等手段破坏和肢解原有的汉字结构和用笔方式,最终,隶书创造出了点、横、竖、撇、捺等不同特点的笔画,把图像化文字蜕变为符号化文字。

战国时期的《青川木牍》是研究隶变的一个重要墨迹,被学界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这件墨迹用笔圆中有方,能清晰地表现出回锋和初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出波挑之势,个别的字形较扁。

战国晚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中一些字,如“欲”“可”“毋”等,明显地反映了篆书向隶书变化阶段的情况,但同时还保留了很多篆书的用笔特征和结构特征。

那么,真正的汉隶是怎样的?从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可以看到隶书特征是很明显的,横平竖直,沉着、遒健,无草率之意。从汉武帝时期起,简牍上篆书形构的痕迹便越来越少了,这足以说明隶书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乌莹君说,到了东汉时期,隶书的发展走上了顶峰,呈现了众多的风格,留下了大量的石刻。著名的《曹全碑》就是汉隶的代表作,风格秀逸多姿、结体匀称。“横”是隶书中的一个代表性的笔画,它的起笔有一个回锋掠笔的过程,在收笔处有一个燕尾,这就是东汉成熟时期的隶书笔法。

汉碑非常丰富,每一种碑的风格有比较大的差异。经过隶变后,隶书逐渐成熟,经历了被很多书写者加工和美化的过程。事实上,每一种字体在形成后,会逐渐发展出多种书体,并不断地发展出丰富多彩的书法风格。

文字不断向实用、简易发展

草书主要用于低级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及民间日常书写使用。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在汉代,用得最多的是章草,今草在汉晚期出现。

乌莹君介绍,东汉时期的书法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了文人书法家和书法流派。比较著名的是杜操、崔瑗、张芝,尽管他们的墨迹原作今天不能看到,但是仍然可以从文献记载上了解他们的作品和笔法传承。崔瑗是杜操的学生,他写的《草势》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一篇书论文章,也是最早以“势”为命题的书法专著,是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张芝学杜操、崔瑗的书风,变章草为“一笔书”,在魏晋和唐人的记载中,对张芝的评价超过了前面两位。章草经过了文人书法家的整理和美化,形成了更加便捷的草书,也就是今草。张芝是今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行笔自然、刚柔并济、疏密相宜,三国书法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吗?严格意义上说不完全是。

草书,最早萌芽于草篆之中。随着草篆嬗变为古隶,又继续在古隶的快速书写中发展,经过许多书家的整理完善,大概在汉隶成熟的西汉中晚期形成了章草。其后,又在章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今草和狂草。

在纸张出现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最主要的形式。快速书写是草书的必要条件,在郭店楚简上,出现了与那些青铜器铭文上的篆书完全不同的笔法形态。

20世纪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和江淮地区陆续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帛书、少量纸书,这些墨迹为我们研究汉代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居延汉简》中,能看到既有隶书的波磔笔画和偏于扁方的形体,也有草书的连笔,用笔圆转、简练。

在用笔上,章草沿着隶书的笔法进行了发展,解散了隶书严整的结构,同时保留着像隶书那样每个字结束时的波挑法,并且字与字之间大多是不相连的。章草的笔法、结构都不同于隶书,形成了新的审美特征。

今草是章草的减省和再加工,笔画钩锁连环,一笔起止。今草的特征是“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气呵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今草以张芝、“二王”以及张旭、怀素为典型代表。

楷书与行书的出现晚于章草,约在东汉中晚期。1991年,在《汉悬泉置纸帛书》中发现了楷书墨迹,与传世钟繇的小楷用笔一脉相承。早期的行书,产生于早期楷书与草书之间。当然,行书真正的发展高峰,是在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东晋时代。楷书和行书在汉代只是萌芽,留存的墨迹比较少。

“任何一种书体的出现,都是文字向实用、简易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形成之后,又都经历了被书写者美化加工的过程。这些经美化定型的书体,在急速的文字演变中,又被之后更实用、更简易的新书体替代。”乌莹君说,这就是书体演变的规律。 中国宁波网顾玮吴央央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此为线上讲座。)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李霞君

“甩锅”国家电网被回怼后 特斯拉向国网南昌致歉

林斌任镇海区代理区长

英媒采访首批撤离武汉的英国人:真希望没赶上飞机 留在武汉

哈尔滨公布“食品公司坍塌致9死”调查报告:违法改扩建所致

彭佳学鄞州调研: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裘东耀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疫情防控等工作东钱湖拍卖一宗宅地 土地用途为商住混合用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实验操作测试时间男生没有"阳刚之气"谁之错?教育人士这样看多地银行房贷现趋紧迹象 不存在大面积停贷 重磅!中国内地万亿GDP城市位次排定 宁波成“第十二城”涉疫奶枣流入宁海慈溪 最新通报来了杨正平任江北区副区长、代理区长明天宁波将在五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杀“年猪”喽!宁波这里浓浓的年味现场 你感受到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