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地方国资频频收购上市民企,功成之后何不身退? <国资入主上市公司的意图>

近日,天士力披露了股份转让计划,天士力的控股股东将由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华润三九,天士力这家上市逾二十年的知名中药企业从民企华丽转身为国资控股企业。

一个月前,黄山市国资委通过黄山富海基金受让光洋控股81.667%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主营汽车零件的上市公司光洋股份。

就在同一个月,广东国资在一个月内连续拟入主两家上市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国资局拟拿下世运电路控制权,珠海市国资计划收购世荣兆业51%的股份。

今年5月,华铁应急的控制权被海控产投以19.97亿元受让,交易完成后,海南省国资委将取得公司实际控制权。

揆诸当下,仅仅年初至今,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已经或将“易主”地方国资,而7月,更是出现12个此类案例,掀起一波国资在资本市场“扫货”的小高潮。值得注意的趋势是,2023年全年同类收购行为仅10家。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直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并购的动因常常复杂多样,一般来说,不外乎追求协同效应、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获取市场控制力以及多元化经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国资入主遇到难关的上市民企,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发展,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然而地方国资平台在传统意义上并非是资本市场参与的主体,因没有实际业务,所以并不参与公开市场竞争,其常常作为政策平台隐身于当地政府的战略意图身后,而为什么近些年却频频从幕后走向前台,去主导收购上市公司这类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本运作?它们何苦迢递千山之外跨城、跨省去收购外地的上市公司?国资频仍举牌上市公司是否是对其他参与主体的不公平竞争?是否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果是出于纾困解难的目的,功成之后何不身退?

图片由AI生成

招商引资的冲动

地方国资对上市公司的收购,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招商引资的冲动。

上市公司往往是行业龙头、产业链的链主、纳税大户、就业蓄水池。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后,往往会对其提出迁址的要求,目的是将成熟且可观的纳税与GPD“剪切粘贴”至本地,这是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提升当地GDP与政绩的虽粗暴但最简单的一种方式,与其“种花养草”耐心待其长成参天大树,不如买出一片森林。

将一家上市公司揽入怀中,不仅意味着其原有的直接经济效益转移至本地,还有可能将其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吸引至本地落户。特别是对于那些生产制造型企业,其本身就是产业链上的链主,或者是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大量企业围绕其业务提供产业配套服务,这种类型的上市公司的产业衍生能力和协同带动能力非常强,一旦搬迁往往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若干家企业跟着来。

土地财政失效,股权财政的探索

土地财政起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财权归中央,事权归地方,地方的财政收入大量上缴中央,自身可支配的收入迅速下降,然而路要修,桥要建,工资要发,民生要保障,钱从哪儿来?

国有土地出让金留存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为地方政府开辟了巨大的“财源”,房地产由此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工具。

由此开始,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到2018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的66.48%。

2023年以来,地产行业急刹车,土地财政偃旗息鼓。钱袋子没了,但该干的活儿一样没少,地方财政一夜回到1994年,老问题又摆到面前:钱从哪儿来?

2018年,一批民营上市公司陷入困境,国资出手入主“纾困解难”为地方政府打开了新思路,然而纾困结束后,本应国资退出,民营返场,但“白衣骑士”却成了“一家之主”,再无离开的打算。

国资开始在二级市场上阵搏杀,通过投资、收并购民营上市公司、地方国资企业资本化等手段在股市赚取差价、分红与投资收益,以筹措地方发展所需的资金。

在土地财政失效的残酷现实下,各地纷纷探索股权财政的新模式。

资源浪费与挤出效应

一些地方国资可能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政绩显示,盲目进行高溢价收购,这种收购行为并非总是基于理性的经济考量,有时忽视了收购后的整合效果和长期效益。

上市公司收并购过程中竞争者众,国资与国资,私企与私企,私企与国资均是竞争关系,一旦非理性竞争泛起,将引发“奇货可居”与“冲动消费”,更容易助推高溢价收购,正常的市场价格将被扭曲,竞争秩序也将被破坏。

高溢价收购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可能原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或公共服务,造成对当地用于民生保障资金的“挤出效应”。

恶性竞争与区域发展失衡

既然上市公司可以用钱来购买,GDP的增长可以通过短平快的收购方式实现,那么城市间、省份间政绩的比拼可能会演变为地方财政实力的比拼。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财政实力也各不相同。一些经济发达、财政实力雄厚的省份或城市,在资本市场上的收购行为中自然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如果这种收购上市公司的风气蔓延,财政实力强的省份和城市将更容易在收购竞争中获胜,从而进一步巩固其经济地位,资源也将更加集中于这些地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在近几年地方国资对上市公司收购的案例中,一些经济强省出手阔绰,横扫四方,将诸多优秀标的收入囊中。可以想象的是,那些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较弱的地区,本就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勉强度日,必然因“囊中羞涩”而无法参与或承受高昂的收购成本而逐渐被边缘化,大者恒大,强者恒强,“低线城市”在一轮轮钱包竞赛中落于下风,不仅抢不到优秀标的,自家的“宝贝”还被别人挖了去,发展机遇与发展潜力恐将螺旋式下降。

从诸多地方国资的收购案例中可以窥见,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领域。这种收购偏好极其容易导致相关产业在某些地区过度集中,形成“产业集群”。

然而,这种产业集群并非完全基于市场自发形成的,而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结果,它可能并不具备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其他地区由于难以分享到这些产业成长的红利,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发展挑战。这种产业布局失衡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波动和风险。

“挖角”与地方保护主义

在财力比拼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出于保护本地利益的目的,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收购行为。例如,通过设置收购门槛、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外地上市公司迁入本地,或者在收购后强行要求企业迁入本地;同时,也可能通过限制外地国资的收购行为,防止本地优质企业被“挖角”。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还可能引发地区间的经贸摩擦和利益冲突。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受到削弱。

债务激增与地方财政风险

一些地方国资为了在收购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可能会采取过度举债的方式进行投资。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的收购能力和影响力,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一旦债务规模超出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范围,就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财政风险,进而对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收购后的企业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和管理,将无法发挥出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出现亏损,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资金的低效配置之下,宝贵的财政资金不仅可能出现巨大浪费,还可能导致地方国资产生大量负债,进一步增加政府财政压力。

国企与民企应各安其位,各领其责

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关键行业和领域中的存在,有助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例如,在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有资本还承担着社会责任,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等方式,维护社会稳定。

民营资本则是市场经济中的活跃力量,其灵活性和创新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注重效率和创新,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民营资本的壮大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着社会稳定和繁荣。

国企与民企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不同,应该各安其位,各领其责。在众多国资收购民企上市公司的案例中,又能找出几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呢?

市场经济呼唤公平的竞争环境

如何平衡国有资本的宏观调控职能与民营资本的市场竞争需求,如何确保双方在合作中的公平与效率等本就是难题,而地方国资的频繁收购行为可能会进一步扭曲市场机制,使得资源配置不再完全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信号,而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