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 谷星月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农业生产与太阳、气象间的关系所创造的独特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规律的宝贵经验,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
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与雏形
只见坐在地上的那个人望着天上的太阳,时而挠头,时而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他的名字叫颛顼,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相传,颛顼通过深入民间了解情况和多次实践,发现少昊氏创立的八卦太阳历存在许多不足,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于是他根据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日月星辰的变化,结合少昊氏的八卦太阳历,制定了更适用于当时的颛顼历法。
这套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除第十二个月以外,其余每个月均有30天,而第十二个月则有36天,合计一年共366天。颛顼又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三个月,每月一个节气。由于古人多以“孟”“仲”“季”来区分每季的三个月,因此这时的十二节气分别被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颛顼将孟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每年正月初一早晨定为立春。
虽然一些人说“二十四节气”的创始人是颛顼,但并无相关史料可考证。
在目前我国可考证的史料中,与颛顼历法名称相近的《颛顼历》,它的出现可追溯到周末,在秦朝统一六国后颁行全国。《颛顼历》将十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开始,是古时四分历(规定一年为365又1/4日的中国古代历法)的一种。
事实上,“二十四节气”中“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出现时间要早于《颛顼历》。
早在公元前1200年,殷商时期的一篇名为“四方风”的甲骨文上,就记载了四方神(分别代表四个方向的神)与四位风神。而其中有关四个方向的风则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表示,在该时期,“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
在确定了“二分”“二至”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的节气也被相继确定。《左传》中多次提到的“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虽然名称还与现在不同,但其实已经预示了“四立”的产生。
孔子看得不住点头,突然画面极速切换,只一瞬他便被象博士带到了战国后期。
翻开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赫然可见现有节气中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八个节气。而这八个节气也恰好将一年分成了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既标出了季节的转化,又确定了四季的时间范围。
其实,《吕氏春秋》中还记载了一些物候现象,如一月“蛰虫始振”,二月“始雨水”,五月“小暑至”,七月“白露降”,九月“霜始降”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及节气,次序也和现在的节气存在差异,但这些物候现象的记载,也为后来一些节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十四节气的确立与发展
随着农耕工具的普遍应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事活动也变得日益精细复杂,我们的祖先对顺应天时来安排农事活动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为此,他们结合了从观察月相确定的一年为十二个月的内容,将二十四节气逐步完善。
直到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卷三《天文》中,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法。
《淮南子》以天体运行规律作为依据,按北斗七星斗柄指子(表示北方)将各节气排列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即使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二十四节气的数量和顺序也没有再发生过变化。
也是在汉代,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收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历史上,《太初历》的制定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西汉建立后,历法仍然沿用秦朝时期的《颛顼历》。但《颛顼历》实行一百多年以来,误差日渐增大,不足也渐渐显露出来。不但朔日居然能看见月亮,而且十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也和人们惯用的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不符,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于是,汉武帝元封七年,在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命司马迁、公孙卿、壶遂等人“议造汉历”,并征召全国著名天文学家参与。
经过众人分工协作、尽其所长,不到一年便制定完成了十余部历法。汉武帝经过严格筛选,最终选定了邓平等人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为此,宫廷特意举行了盛大的颁历典礼,并改年号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此该历法也被称作《太初历》。
《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恢复为以正月为岁首,并吸收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加适应。
虽然二十四节气在汉代被确定且沿用至今,但其计算方法由早期的平气法发展为后来的定气法,却经过了漫长的演进。
起初,历法学家为了确定二十四节气,把一个回归年等分为24份。如四分历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那么其中每个节气的时间长度就为15.21875日。这种划分方法被称作平气法。
但在公元6世纪,北齐天文学家张子信用浑仪测天的时候,发现太阳视运动并不均匀,即“日行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隋书?天文志》)。
根据这一现象,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着手进行改历。他以春分为起点,把黄道圆周的360°等分为24份,“二十四节气”分别对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位置。这种划分方法就是定气法,但直到清初颁行《时宪历》才被正式采用。
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旧沿用定气法,但随着“地心说”被“日心说”所取代,人们明白了节气的变换并非是太阳在运动,而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即每一个节气分别对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位置。
现在,“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
太阳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其实与我国古代的农耕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代劳动人民需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均与太阳有关。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到一年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不断发生变化,树木和房屋经太阳照射,投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在有规律的变化,且年年如此。如夏天中午,太阳位置高,影子也短;而冬天中午,太阳位置较低,影子也较长。
于是,他们在地面上树起了一根竿,通过观察竿在正午时投下的影长来确定大致的季节,这种仪器被称为“表”。后来,他们又发现夏天总有一天竿影最短,而冬天也总有一天竿影最长。为此,我们的祖先还专门给这两天取了名字,叫作“日至”。
春秋时期,利用测竿影来确定日至的方法已经很普遍。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日影长度,我们的祖先又在地面上放置了一把尺子,这种测影工具被称为“土圭”。
经过多年发展演变,我们的祖先在测量实践中不断完善测影工具,最终成功创造出了圭表,用于确定节气以及定出一年时间的长短。
《左传》中就曾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54年的冬至,正好是十一月初一,朔日。鲁僖公带领群臣举行仪式,宣布新月即将出现。他登上了观测台,还亲自观测了圭表上的日影。这一事件被官员记录了下来,存为史料。
此后,古人陆续测定了二十四个节气的日影长度并记录下来,且我国历代都是利用圭表测影来制定历法,历经千年。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节气随之不断变换。昼夜、节气、物候、季节都在按规律更替变换。这种规律直接或间接地支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让古代与现代的劳动人民都能有据可依、生产有序。而随着节气所衍生出的生产方式、民俗、节日等文化遗存都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重要文化遗产。
(资料来源:《细说二十四节气》、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今日临沂、河北新闻网、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