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狐仙信仰是华北地区一种比较普遍的民间信仰形态。在山东省潍坊市禹王台及其周边村落,其信仰形态大体有三个层面组成:首先是灵异传说,创造出一种语境氛围;其次是物质载体,即禹王台及其上的大量有关狐仙信仰的庙宇、冢墓及洞穴等;再次是仪式行为,即神圣与日常时段的祭拜崇祀。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相互结合,从而塑造出一个狐仙信仰的神秘世界,表达出民众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与情感寄托。
关键词:狐仙信仰;狐仙传说;赐福;降灾;禹王台
作者简介:王加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提到狐仙,很多人可能立马想到的是蒲松龄笔下的诸美女形象,她们美丽善良、敢爱敢恨且充满智慧,不禁让人产生一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冲动与联想。但相较之下,普通乡民心目中的狐仙形象却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并非温柔女子,往往法术高强,而且充满着两面性:既能赐福于人,满足人们的诸多愿望;也能降灾施恶、魅惑于人,对人施加严厉的惩罚。实际上,这是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非常普遍的一种观念信仰,并由此产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狐文化。狐崇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山海经》中既已有九尾狐的记载。从汉至唐再到明清,中国狐崇拜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狐妖到狐神再到狐仙的发展历程[1],而在地域范围与传播广度上也经历了一个日渐深入的过程,至唐而达于顶峰,以至于“无狐魅,不成村”[2]。明清时期狐仙信仰虽与唐时相比已有明显不及,但仍旧是民间非常普遍的一种信仰形态,而至当代狐仙信仰已日显衰落[3]。但这并不是说当前狐仙信仰已然绝迹,事实上在一些地方仍旧具有强烈的崇狐现象存在,如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禹王台村就是这样一个狐仙信仰极为兴盛的村落。
作为中国民间一种比较普遍的信仰形态,狐仙崇拜极其相关故事传说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并进而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基本围绕三个思路展开进行。一是从故事学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狐仙故事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进行论述,代表性作品如台湾学者李寿菊的研究[4];二是对文学作品、文人笔记,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形象、狐故事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民众心理及作者心境等,这其中以康笑菲的研究最具代表性[5]。三是将狐崇拜作为一种完全的信仰形态来进行研究。早在1941年,李慰祖就曾对此做过仔细探讨[6],此后相关研究更是大量涌现[7]。但纵观已有之研究,可以发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