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陶瓷,大家最熟悉的是各种器皿。在《天工开物》中说到:通过水火交互作用,将黏土烧制的陶器、砖、瓦、罂、瓮、祭器、摆件和厨房瓷器都归于此类。
陶瓷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古代中国传统陶瓷制作和烧制的全过程,其每一道工序无不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仍有巨大影响。
先祖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
陶瓷装饰艺术,与陶瓷生产一样源远流长,是美化陶瓷制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陶瓷产品的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
釉料就是重要的装饰材料。什么是釉料呢?釉料就是陶瓷用到的颜料,又叫珐琅釉料,釉料不同于普通的颜料,因为他的颜色是不同于其它色料的,它非常的通透,颜色有立体感。釉料本质是一种矿物原料。它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好之后,磨制成釉浆,用在胚体表面。经过高温煅烧之后,会在陶瓷制品的表面形成有色或无色的玻璃质薄层。使得瓷器不仅美观大气,便于清洗,整体抗腐蚀能力也得到加强。釉是陶瓷的美丽嫁衣,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所以,人们对釉的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胎体。
釉大致可以青花、粉彩、珐琅彩、晶彩、结晶釉、斗彩、古彩、墨彩、水点桃花、釉里红、料器珐琅、白釉、黑釉、钧釉、青白釉、白釉黑彩、乳白等。
从烧制工艺来分: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釉下彩,在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烧造出白底红花;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陶瓷后,再填多种色彩,再经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开片,即是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
陶瓷制作需要准备坯料、釉料,通过制坯、上釉、烧制等,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每一道工序详述如下:
(一)采集、粉碎瓷石瓷土:
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在古代先祖会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二)陶洗澄淀细瓷粉:
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三)制作瓷坯:
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已熟能生巧的工匠们妙手做成各种器物晾干。坯的制作的方式方法由泥土涂抹,泥条盘(圈)筑到利用慢轮进而快轮旋制,如果是大件器,则需分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
(四)装饰绘画:
坯胎成型后,匠师们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是用不同彩料在烧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绘画,然后经低温反复烧而成。
喷釉
蘸釉
(五)均匀上釉:
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在不同时期所用的釉料不同,上釉的方法也不同。有拓(涂)釉法,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涂于素胎之上;吹釉法,用管筒据需要,一端蒙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乃成;浸釉法,一般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胎坯上;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上器坯内壁,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此外还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故称之为轮釉法。
(六)入窑烧成:
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就可入窑烧制。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
陶器、原始瓷器和以后的瓷器,其烧制温度是不同的,这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了解了陶瓷的制作和烧成工艺流程,让我们领悟到“点石成金”、“化泥为宝”的精美瓷器,是如何的一种不平凡,需成百上千的能工巧匠付出多少智慧与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应该更加珍之、爱之,也更加明白劳动才能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