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克斯科技食品”话题火后,很多人都养成了买食物看配料表的习惯,这也可以说是人们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意识的一大提升。一样食物,光看牌子或价格,不一定能看出它的好坏,更需要的是通过内里看本质。
就拿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盐来说,超市里售卖的食盐,牌子五花八门,价格也相差很多,从1块到几十块的都有,我们如何从盐堆里选到适合自己的好盐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样挑选食盐,有“3个指标”是关键,也可以理解为是重要的“3行字”。
买食盐,别只看牌子,注意盐袋上“3个指标”,挑到优质好食盐。
第1个指标:名称-看是什么盐
挑选食盐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定是盐袋上标注的食盐名称,通常都会印在正中的显眼位置。这个指标之所以关键,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名称,来判断手里的究竟是什么盐。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食盐,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下面这3个方面来命名的:
1、制盐原料:如海盐、湖盐、岩盐、井矿盐等等,像海盐的制盐原料是海水,湖盐的制盐原料是盐湖水。
大部分普通食盐都是根据制盐原料命名的,价格也比较便宜,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即可,如下图的食盐就是海盐:
2、特殊成分:如加碘盐、低钠盐、加硒盐等等,我们重点要了解下加碘盐和低钠盐。
加碘盐,顾名思义,就是在食盐中添加了碘元素,可以预防缺碘,与之对应的是无碘盐;
低钠盐,属于加碘盐,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起到降低钠离子浓度,“减盐不减咸”的作用。
如果从“低盐饮食”角度出发,低钠盐是更好的选择,不过像对钾元素敏感的人群来说(如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等),就不适合选低钠盐。而对于生活在海边,天天吃海鲜大餐的人来说,或许无碘盐会更合适。
3、强调产地或带有特殊名称:这类食盐售价比较昂贵,有些“智商税”的成分,比如玫瑰盐、喜马拉雅山盐、阿尔卑斯山盐等等,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并不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需要明白的1点是,大多数情况下,食盐是用来调味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标准,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g,所以无需过度追求食盐的“功效”或 “产地”。
因此,买食盐时,我们要注意的第1个指标,即第1行字,就是盐袋上的“名称”,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可以优选低钠盐、加碘盐或是无碘盐。
第2个指标:配料表-看添加剂
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但很多食盐中都会添加一些抗凝类添加剂,起到防止食盐结块的作用。通过盐袋上的配料表,就可以看出盐中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盐中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二氧化硅、硅酸钙、柠檬酸铁铵、亚铁氰化钾(钠)和氯化钾这5种,前4种主要起到预防食盐吸潮结块的作用,并且对用量有严格的限制。像加碘盐中,通常还会加入碘酸钾和适当的稳定剂。
只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但是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比较介意的话,也可以从盐袋上的配料表进行一些筛选。毕竟,弄明白了,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