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在经历了诸多变故后,他弃医从文,志在对国民予以根本的疗救。“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病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56岁。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毋庸置疑,鲁迅这些直面人生、向善求真的作品,在当下社会语境中依然不可或缺。
鲁迅语录
01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02
我们是应该将“名人的话”和“名言”分开来的,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分别名人之所以名,是由于那一门,而对于他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戒。
——《且介亭杂文二集·名人和名言》
03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04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05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
06
人们对于夜里出来的动物,总不免有些讨厌他,大约因为他偏不睡觉,和自己的习惯不同,而且在昏夜的沉睡或“微行”中,怕他会窥见什么秘密罢。
——《准风月谈·谈蝙蝠》
07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坟·看镜有感》
08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
09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坟·未有天才之前》
10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都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11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热风·随感录二十五》
12
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而已集·小杂感》
13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而已集·小杂感》
14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且介亭杂文·阿金》
15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要骗人》
16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书信·致陈烟桥》
17
“从来如此,便对么?”
——《呐喊·狂人日记》
18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
——《朝花夕拾·无常》
19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呐喊·故乡》
20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热风·六十三“与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