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数字摄影(DR)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研究进展

数字摄影(DR)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X射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 CR)及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 DR)在临床中的应用, X射线技术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 已基本取代了传统X射线摄影。目前,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欧盟委员会(EC)、英国国家放射防护委员会(NRPB)及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 -2002)等制定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都是关于普通拍片的, 未见关于数字摄影的参考水平。针对DR的广泛应用可能对受检者带来危险,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93号出版物认为要重视DR受检者的辐射防护[1], 要求在充分利用X射线的同时, 必须切实做好防护工作, 确保受检者身体健康。

1 DR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

DR是用平板状探测器代替普通X射线摄影的暗盒, 探测器可直接将X射线转变为数字信号(非晶硒数字平板)或先将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再转换为数字信号(非晶硅数字平板), 从而完成影像的数字化。它可以完成X射线摄影, 也可以代替影像增强器用于透视和动态图像检出[2], 具有曝光宽容度大、对比度分辨率高、噪声小、数字化程度高、量子检出效率(DQE)高、信息量大、成像质量高、成像速度快、后处理功能强大等优点。与传统X射线平片相比, DR因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可以更加明显的显示病灶的情况, 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率, 主要应用于胸部、腹部、骨关节检查中。在胸部检查中, 由于胸部组织的密度差异较大, 尤其是纵膈心影后膈下肋骨重叠部位的病变, 通过后处理操作, 可以更能清晰、准确地发现病灶; 在腹部检查中, 通过后处理操作, 增加腹部软组织的分辨率, 从而可以清晰的显示腹部游离气体、肠梗阻、尿道结石等病变; 在骨关节的检查中, 可用通过进行放大、调节窗宽、窗位, 从而更加清晰的发现骨折部位及骨质的微细结构等。

2 国内外研究现况

随着数字摄影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有关于操作中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的研究引起国内外许多放射防护学者们的关注, 他们为数字摄影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方面都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目前常用入射体表剂量(ESD)和面积剂量乘积(DAP)来估计患者的辐射剂量[3]。ESD可以通过固体发光剂量计(如热释光剂量计TLD、光激发光剂量计OSL等)直接测量, 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医院影像科现场直接对受检者体表布放剂量计检测; 二是采用人体模型模拟实验进行布点检测。DAP为ESD与射野面积的乘积, 可通过面积剂量乘积仪直接测量, 是患者吸收的辐射剂量的一种量度[4], 它反映的是该次放射学实践中授予受检者的X射线总能量。利用测量的DAP值, 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onte-Carlo simulation)估算出有效剂量(ED), 从而定量描述辐射照射所致的随机性健康危害程度[5, 6]。

2.1 DR受检者辐射剂量

部分学者对不同部位、不同投照方向的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见表 1。

表 1 Table 1 表 1 不同投照部位受检者ESD(mGy/次) 表 1 不同投照部位受检者ESD(mGy/次)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对于同类检查, 国内外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也是有所差距的, 以胸部和腰椎的差距较大; 平均每次摄影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均以腰椎LAT最高, 胸部摄影最小; 张梦龙等通过管电压、曝光量和焦片距的优化组合, 使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大幅下降, 可见曝光参数的选择对于受检者的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王鹏程[9]等在骨盆数字化X射线摄影曝光剂量的优化研究中发现, 在常规摄影条件(75 kV, 20 mAs)和最优条件(75 kV, 10 mAs)下曝光, 受检者ESD由1.31 mGy/次降为0.61 mGy/次, 这与张梦龙[7]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胸部摄影在常规X射线诊断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10], 有不少学者对DR胸部摄影中曝光条件与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然而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曲良勇[11]等对不同kV条件下受检者辐射剂量进行了研究, 从60 kV到140 kV, DAP由173.8 mGy·cm2逐渐降低到24.61 mGy·cm2, ESD由0.74 mGy逐渐降低到0.13 mGy, 认为胸部摄影应适当提高管电压。曹允希[12]等利用体模, 在焦片距为150 cm, 曝光量固定为4 mAs条件下, 管电压从60 kV逐级增加到120 kV进行曝光, 体模表面的ESD从63.4 μGy逐渐增加到328.7 μGy, 在权衡受检者辐射剂量和影响质量后, 认为DR胸部摄影的适宜管电压为90kV左右。Launders[13]等在其研究中却认为, 只用ESD来估计受检者的辐射危险可能会引起误导, 应结合有效剂量进行评估, 有效剂量并不像入射体表剂量随kV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幅度, 有效剂量在110 kV时最低。

2.2 与屏-片系统的比较

目前大多数报道都认为, 与CR和屏-片系统相比, DR受检者辐射剂量是最小的。原因是DR具有高达60%以上量子检出效率(DQE), 在较小的照射剂量下便可以得到较好的影像效果[14, 15], 同时DR系统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可以根据需要对所得影像进行调节, 得到最佳影像; 而传统的屏-片最大的缺点便是动态范围有限, 几乎不能进行影像后处理, 因而, 应用DR可以在不影响影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16, 17]。

Compagnone[8]等的研究结果显示, 除头颅AP外, 其他投照部位的ESD均是屏-片系统高于DR, DR受检者ESD比屏-片系统低29%, 其中, 在骨盆摄影中, DR和屏-片系统的ESD分别是0.168 mSv和0.295 mSv, 相差最大; 在头颅摄影中相差最小, ESD分别是0.022 mSv和0.027 mSv。John E. Aldrich[18]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DR胸部PA、腹部AP、骨盆AP的入射体表剂量0.14 mGy/次, 1.86 mGy/次, 1.68 mGy/次, 均低于屏-片系统的0.20 mGy/次, 5.24 mGy/次, 3.30 mGy/次, 并且, 他们还进行了有效剂量的估算, 结果也是DR低于屏-片系统。

3 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方法

对于一台具体DR机器, 设备的性能是固定的, 因此, 曝光量、管电压、焦片距、照射野等成像参数的选择对于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是至关重要的。

3.1 合理提高管电压

管电压决定了撞击靶上电子所具有的能量, 管电压越大, 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就越高, 穿透力增强, 从而降低了软射线对受检者的危害, 同时缩小了各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 影像层次增多,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