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及公交车的制作方法<公交车车门开关原理视频>

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及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公交车夜晚多停放在公交车车场,防盗要求较低;且现有的公交车车门多数采用气动实现开、关动作,电子控制电磁阀气体换向实现开关。公交车停车锁车时,驾驶员从车内走出,控制开关控制电磁阀实现关门,通常使用的开关形式:机械钥匙,遥控钥匙。由于公交车驾驶员不固定更换频繁,且公交车夜晚一直停放在公交车车场上,不存在过高的防盗要求,如果还是采用电气或者机械锁方式的话,当驾驶员忘记拿钥匙时则导致不能及时发车,或者钥匙丢失的话,影响驾驶员对车辆的管理;为此,先提出一种新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方法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及公交车,其能有效的、灵活的管控公交车车门的开关。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包括车门开关,车门开关为电子开关且车门开关设置于驾驶员车门外处,车内电器设备串联有km2继电器和公交车开关sb,车门开关串联 km2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车门开关与公交车电器设备形成电气互锁。5.进一步的,车门开关设置于驾驶员车门表面或者集成于门把手处。6.进一步的,车门开关为电子按钮。7.进一步的,门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复位部,复位部包括铰接处和连接杆,连接杆与车门通过拉力弹簧连接,手持部和连接杆绕铰接处转动,当手持部带连接杆转动时,连接杆的末端抵接车门开关。8.进一步的,手持部上设有指纹模块,指纹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车门开关。9.进一步的,车门开关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层。10.一种公交车,包括车身和发动机,设有上述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2.1:通过将车门开关与车内的电器设备形成电器互锁的形式,当公交车车内的电器设备没有得电时,及车门开关处于连通状态,可以通过车门开关来打开车门,便于驾驶员进入车内,当车内电器设备得电,及公交车发动时,车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从外界无法打开公交车车门,这样对驾驶员也是种保护。13.2:车门开关设置在驾驶员车门处,避免了因为钥匙丢失而导致的发车延误或者车辆管理出现的问题。附图说明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示意图;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中门把手的结构轴侧图;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中门把手的断面剖视图;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中门把手的结构轴侧图;20.图标:10-车门开关,20-电器设备,30-公交车开关,40-门把手,41‑ꢀ手持部,42-复位部,421-铰接处,422-连接杆,43-拉力弹簧,44-指纹模块。具体实施方式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26.实施例127.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公交车车门开关10控制系统,包括车门开关 10,车门开关10设置于驾驶员车门外处,且车门开关10与公交车电器设备20形成电气互锁,需要说明的是车门开关10与公交车电器设备20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显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车门开关10采用电子按钮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所示,车内电器设备20串联有km2继电器,同时将 km2继电器中的常闭触点与电子按钮并联,实现电器互锁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驾驶舱处的车门不设置电气锁或者机械锁。28.如图2所示,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当公交车停放在公交车车场,此时,由于公交车上的电器不通电,所有km2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使电子按钮可以正常工作,驾驶员通过按压电子按钮来打开位于驾驶舱处的车门,进入车内,这时候,驾驶员启动车辆;车内电器设备20得电,km2继电器得电,km2常闭触点打开,导致电子按钮失效,此时就无法从外界打开驾驶员处的车门了,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的时候,外界其他不相关人员无法从外界打开车门,这样也是对驾驶员的一种保护。需要说明的是,位于驾驶舱附近的车门是可以从内部打开的,并且公交车上的其他车门的开关并不受电子按钮影响,如乘客上下车的车门还是由驾驶员从车辆内部进行控制;当驾驶员将车辆停在公交车车场,进行换班时;只需要熄火,离开车内,关闭车门即可,这时,车内电器设备20断电,km2常闭触点闭合,电子按钮继续保持工作状态,当下一班驾驶员来时,按上述步骤操作即可。整个过程避免了因为钥匙丢失而导致的发车延误或者车辆管理出现的问题;同时又保证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会被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车门打开,影响行驶安全。29.一种公交车,该公交车包括上述公交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按钮上还设有防水层,来保证使用寿命。30.实施例231.在本实施例中,车门开关10与公交车电器设备20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一致,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车门开关10集成于门把手40处,具体的,如图3,4所示,门把手40包括手持部41和复位部42,复位部42包括铰接处421和连接杆422,连接杆422与车门通过拉力弹簧43连接,手持部 41和连接杆422绕铰接处421转动,当手持部41带连接杆422转动时,连接杆422的末端抵接车门开关10,此时车门开关10起到实施例一中的作用,通过将门把手40和车门开关10集合在一起,能更加便于驾驶员对车门的认知和打开,避免了车门开关10采用电子按钮设置在车门上时,驾驶员需要先按下电子按钮再通过车门把手40来打开车门,节约了时间,提高了驾驶员的操作和使用感;需要说明的是,门把手4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是具有一定位移量的门把手40,同时此门把手40能触发车门开关10,都纳入本实施例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32.一种公交车,该公交车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公交车车门开关10控制系统。33.实施例3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由于突发情况车辆需要零时停车,而此时驾驶员又要处理其他事情时,车辆自身的安全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在手持部41上设置了指纹模块44,指纹模块44与的输出端与车门开关10相连,当指纹模块44首先识别指纹后,车门开关10开始工作,实现如实施例一中的工作逻辑;并且,当车内电器设备20得电时, km2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还是处于断开状态,及时指纹模块44识别成功开始无法从外界打开车门,对驾驶员进行保护。35.一种公交车,该公交车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公交车车门开关10控制系统。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