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古代山西有多重要,从这五大关口即可看出 中国古时有哪些关卡

古代山西有多重要,从这五大关口即可看出

二、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从东部进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始建于唐朝初年,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兵镇守于此地,因而得名“娘子关”。

娘子关除了雄奇之外,又以山明水秀、风景迷人著称。"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泻谷底。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

三、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明朝正德六年修筑,位于山西繁峙、灵丘两县交界处。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历来为晋东北的交通要道。平型关因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我八路军115师在此地伏击日军坂垣师团二十一旅,消灭日军千余人而名扬中外。

四、宁武关,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

当时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在河北境内者,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

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只要南下,必经此三关。偏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宁武关所靠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

五、偏关,又名偏头关,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东衔管涔山,西濒偏关河,因东仰西伏,故称偏关。现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筑,并置偏头所,太原镇总兵驻此。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偏关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

读到这里,读者朋友们明白了吗,山西省在我们中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了吗?一个省居然有五座重要的关口,这种情况在全国里都是罕见的了。因此,早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历史便已定下这样一个基调:天下视山西而定。直至清代,山西始终被看做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我们常说“逐鹿中原”,指得是争夺河南的广阔平原;而更重要的一句话便是:“得山西者得天下”。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