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舆情监测在金融领域的作用愈发突出。
综述: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舆情监测在金融领域的作用愈发突出。
一、舆情监测简介
舆情监测是对互联网上公众对某些热点或焦点问题的观点和言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行为。这些观点和言论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大家关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倾向性。舆情监测的主要对象是开源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国内舆情监测发展及主要机构
国内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主要包括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实验室等。这些机构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量化的网络调查。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综合了质化与量化两种方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三、网络舆情特点及公众角色转变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由社会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呈现出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公众在网络舆情事件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从最初的关注者、点赞者、评论者、转发者,到现在的记录者、创造者和商业化运营者,公众对社会舆论的参与度呈快速上升趋势。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对特定事件观点的最主要渠道,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四、企业舆情特点及关注焦点
根据经济参考报2023年9月发布的2023中国企业舆论传播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企业舆情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国有企业关注度持续处于高位,这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市场关注度密切相关。“国有企业”资讯指数的关注度日均值为884317,“国有企业改革”资讯指数的关注度日均值同比大增433%。
2、民营经济关注度显著提升,这与民营经济发展积极预期不断累积,舆论关注度不断提升有关。“民营经济”这一关键词的资讯指数整体日均值高达413138,同比上升1173%。
3、上市公司舆情走势与资本市场重大事件共振,体现出社会对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资讯指数日均值同比上涨64%。
五、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公众参与互联网的深度不断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数据不仅体量庞大且日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舆情监测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例如人工压力大、信息收集不全、主观意识影响等。因此,以专业系统代替人力开展舆情监测已成为大势所趋。
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舆情监测系统可以自动抓取、分类和聚类互联网海量信息,并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将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呈现出来,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舆情信息。
除了提供更精准的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舆情数据的传播趋势、情绪分布等以图表形式呈现,使决策者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舆情状况。此外,通过系统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公众的关注焦点和需求,为后续的舆论引导和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六、防控中心开展舆情监测
在金融领域,舆情监测已经进入数据化、智能化时代。这主要得益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例如,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简称“防控中心”)充分运用这些先进技术,积极释放金融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大量有针对性的舆情监测信息。
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防控中心不断加强人力调配,持续优化和迭代舆情监测系统,实现数据化、智能化的舆情监测。例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防控中心通过细化舆情监测模型的训练,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使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真实工作场景的需要。该系统模型基于AI算法,对金融风险舆情进行主动识别,它对互联网海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自动聚合,通过AI感知对风险线索进行精准分类和锁定。防控中心利用该模型可对辖区发生金融风险事件的热度情况、传播趋势、网民情绪、核心传播人进行深度分析,支持地方政府及时了解事件演化趋势及传播规律,提前预警金融风险。
以专业系统代替人力开展舆情监测,可以大大提高舆情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相信舆情监测领域的数据化、智能化发展将会为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