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1962:地球差点毁灭<苏联当年险些毁灭世界>

1962:地球差点毁灭

“我们不得不远赴古巴,而我们要做的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意义。”一位苏联军官临行前,在一封留给妻子的信里这样写道。

他口中“没有意义”的事指的就是触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几乎让全世界陷入可怕核战争的一次军事行动。这场军事行动发生在1962年,正值美苏冷战的高压时期,苏联受到美国核导弹的致命威胁。为了从美苏核力量日渐失衡的噩梦中解脱出来,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后来让他后悔不已的决定——秘密在古巴岛上部署射程范围覆盖美国本土的核弹。

从大量中下层军官的视野,我们能发现这一决定本质上是盲目、自大且愚昧的。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直到靠近古巴海岸才获知行动内容,被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得不到明确的指令,又在美苏高层几次三番剑拔弩张的博弈后草草退场……

在整场危机期间,他们的生命,古巴岛上所有人乃至全人类的生命,都维系在肯尼迪、赫鲁晓夫等人时常出错的决策上。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大半个世纪以来已有过很多讨论的声音。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沙希利·浦洛基教授却颠覆了一直以来以美国为主的叙事视角,写下《愚蠢的核弹:古巴导弹危机新史》这本书,不仅逐小时重现美苏高层间分秒必争的紧张谈判,更让众多军官和士兵以讲述者的身份发声。

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巧妙地展现了危机中的戏剧性和恐惧感,清晰描绘了包含着阴谋、误解、博弈、恐慌和混乱的危机图景。他带领我们回到历史现场,重新审视核问题,让我们从中获得面对当今世界种种不确定性的力量。

“为了在这个时代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温故而知新。”

“阿纳德尔”行动:

古巴导弹危机的开端

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之后,赫鲁晓夫的决心势不可当。1962年5月21日,从保加利亚返回莫斯科的第二天,他就召开了一次国防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成员均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高层领导。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新任总司令谢尔盖·比留佐夫元帅也出席了会议。

赫鲁晓夫先是介绍了他在保加利亚访问的情况,然后开始讨论古巴问题。“我说过,古巴必定会再次遭到入侵,如果指望这次入侵会和上一次一样计划不周、执行不力,那可就蠢透了。”赫鲁晓夫说,“我也警告过你们,如果古巴再次遭到入侵,菲德尔将被击垮,而我们是唯一能够阻止这场灾难发生的人。”随后,他提出了在古巴境内部署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想法。多年后,赫鲁晓夫回忆道:“除了保护古巴,我们的导弹还可以实现西方挂在嘴边的‘力量平衡’。”

赫鲁晓夫短短几分钟的讲话就奠定了当天会议的基调。当天会议的议题为“关于对古巴的援助”,这表明赫鲁晓夫希望与会人员探讨如何“拯救古巴”,而不是如何解决美苏核武库和导弹实力差距的问题。在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弗拉基米尔·马林关于该会议的一份非正式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何帮助古巴坚持下去。”从马林的笔记来看,没有人反对赫鲁晓夫提出的解决方案。但根据另一名参会者——国防委员会秘书谢苗·伊万诺夫上将的说法,当时至少有一位反对者——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纳斯塔斯·米高扬,他在会上反对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和军队。

赫鲁晓夫在会议开始前就与米高扬交换了意见,他知道米高扬反对这项导弹计划。米高扬担心,美国人一旦知道了这些导弹的存在,一定不会容忍如此近距离的核攻击威胁,他们必然会袭击导弹基地,这将导致苏联驻军的伤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应对——对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米高扬问道。对此,赫鲁晓夫与其观点相同。“我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赫鲁晓夫在回忆他与米高扬的谈话时说道,“我甚至说,迈出这一步,几乎就是在鲁莽的边缘试探。这个计划的鲁莽之处在于,我们保卫古巴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一场前所未有的核战争。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战争,因为蓄意发动这样的战争肯定是不计后果的冒险主义行径。”赫鲁晓夫知道他在冒着挑起战争甚至是核战争的风险,但侥幸心理让他相信,自己的这番鲁莽举动可以平安过关。

赫鲁晓夫想争取米高扬的支持,但没有成功。“假如我们把导弹运送到那里,然后迅速且隐秘地部署它们呢?”赫鲁晓夫从保加利亚回来后,在一次私下会议中询问米高扬,“随后,我们再将此事告知美方,首先通过外交渠道,然后公开发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