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是多少?全方位解读
想要了解个人所得税,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称为免征额,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从个人所得中扣除的金额。只有超过起征点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到底是多少呢?让我们详细解读。
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自2018年10月1日起,中国大陆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人民币/月。 这意味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为什么要设立起征点?
设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主要目的在于:
保障基本生活: 确保纳税人有足够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开销,体现公平原则。 简化征收程序: 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税务负担,降低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 调节收入分配: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起征点的调整历程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起征点的调整历程:
1980年:800元/月 2006年:1600元/月 2008年:2000元/月 2011年:3500元/月 2018年:5000元/月每一次调整都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除了5000元起征点,还有哪些扣除项?
除了5000元的起征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还可以扣除以下项目:
专项扣除: 包括居民个人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这些扣除项目有具体的扣除标准和限额。 专项附加扣除: 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如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其他扣除: 比如个人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支出。合理利用这些扣除项,可以有效地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了解了起征点和扣除项,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工资薪金所得为例:
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 5000元(起征点)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您可以参考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确定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4年适用)
以下为2024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预扣率表(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 45% 15,160示例: 假设某人月度工资为8000元,专项扣除1000元,无其他扣除。则:
应纳税所得额 = 8000 - 5000 - 1000 = 2000元 适用税率 = 3% 速算扣除数 = 0 应纳税额 = 2000 × 3% - 0 = 60元因此,该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元。
常见问题解答
起征点适用于所有收入吗?起征点主要适用于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其他所得,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有不同的计税方法。
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报:
单位代扣代缴: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单位会根据您的收入和扣除情况,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自行申报: 如果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工资薪金所得,或者需要办理汇算清缴,则需要自行申报。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税务机关网站进行申报。 年度汇算清缴是什么?年度汇算清缴是指在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汇总全年各项所得,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与已预缴税额进行比较,多退少补的过程。
如何查询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税务机关网站查询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
总结
了解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相关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合理合法地降低税务负担。希望本文能解答您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是多少”的疑问。请记住,税法政策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建议您及时关注最新的税务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