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残疾人保障金如何核定?一份详尽解读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如何正确核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至关重要。缴纳残保金既是法律义务,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本文将围绕“公司残疾人保障金如何核定”这一核心问题,提供详细、具体的解答,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并申报残保金。
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指为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就业,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公司残疾人保障金如何核定?核心计算公式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相对简单,但涉及一些需要明确的概念和数据。 核心公式如下:
应缴残保金金额 = (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 所在地省份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 所在地省份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接下来,我们将对公式中的每个要素进行详细解读:
1. 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定义: 指用人单位在上一自然年度实际支付工资的各类用工形式人员,包括在编人员、劳动合同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以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
注意事项:
这个数字通常来自于企业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申报表,应与社保缴费人数等相关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一致性。 不同地区的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差异,请参考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的最新规定。 如果企业存在分公司或子公司,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合并计算或单独计算。具体的计算方式需要参考当地的政策规定。 2. 所在地省份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定义: 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目前,大多数省份规定的比例为1.5%。
注意事项:
此比例并非固定不变,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当地残联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 部分地区可能对特定行业或规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比例。 3. 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定义: 指用人单位上一年度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人数。这些残疾人需要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认定标准:
需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 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服务协议)。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一级、二级)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一至三级)的人员就业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具体根据当地政策为准) 劳务派遣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可以与用工单位协商确定残保金的缴纳义务。通常情况下,由用工单位承担缴纳义务,并在其残保金申报表中进行体现。 需要准备好残疾人员工的残疾人证、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以备审核。 4. 所在地省份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定义: 指所在地省份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或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具体以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的规定为准)。
获取方式:
通过当地统计局官方网站查询。 咨询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 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公告。注意事项:
务必使用正确的年平均工资数据,因为这直接影响残保金的计算结果。 如果当地同时公布了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需要按照当地的政策规定选择适用的数据。残保金申报流程
一般来说,残保金的申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信息采集: 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当地残联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网站,填报上年度的用工情况和残疾人就业情况。 数据核定: 残联会对企业填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并核定应缴的残保金金额。 申报缴费: 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税务部门的网上申报系统,按照核定的金额进行申报缴费。常见问题解答
1. 公司没有安排残疾人就业,是否需要缴纳残保金?是的,只要用人单位未达到所在地省份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就需要缴纳残保金。
2. 新成立的公司第一年是否需要缴纳残保金?通常情况下,新成立的公司在成立的当年不需要缴纳残保金,从第二年开始缴纳。但具体规定还需要参考当地的政策文件。
3. 残保金可以减免吗?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减免残保金。具体的减免政策和申请流程需要咨询当地残联。
4. 逾期缴纳残保金会产生滞纳金吗?是的,逾期缴纳残保金会产生滞纳金,具体滞纳金的计算方式需要参考当地的政策规定。
残保金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5〕72号) 各地出台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总结
准确核定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残保金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建议企业密切关注当地残联和税务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并及时咨询相关部门,确保合规申报,为残疾人就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