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核现场审核哪些:全面解析现场核查的重点与细节
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是食品经营者合法合规开展业务的必要前提。在许可证审批过程中,除了提交各项书面材料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监管部门”)通常还会进行现场核查。这次现场审核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您的申请能否通过。那么,监管部门的审核人员在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核现场审核哪些方面会进行详细检查呢?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
现场审核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申请人的经营场所、设施设备、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条件。以下是现场审核的重点核查内容:
一、 经营场所及环境条件核查
这是现场审核的首要且基础的核查点,主要关注经营场所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及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检查经营场所是否远离污染源,如垃圾场、粪坑、粉尘、有害气体等对食品可能造成污染的场所。同时,评估周边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场所布局与功能分区:审核经营场所的内部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有效防止食品在储存、加工、销售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主要关注:
粗加工间与精加工间分离:生食与熟食、原料与半成品、成品应有明确的物理或空间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备餐间/专间设置:对于凉菜、裱花、生食海产品等高风险食品,是否设置独立的备餐间或专间,并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如二次更衣、独立空调、洗手消毒设施等)。 仓库设置:原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是否分开,并保持干燥、通风,无虫鼠害迹象。 清洗消毒区域:餐具、工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是否合理设置,流程顺畅,避免回流污染。 垃圾暂存区域:是否设置独立的垃圾暂存间或有盖垃圾桶,并及时清理,防止污染食品。 更衣室与卫生间:是否设置独立的更衣室,配备衣柜;卫生间是否与食品处理区直接相通,是否配备洗手、消毒设施。 墙壁、地面和天花板:检查其是否平整、无裂缝、易于清洗、消毒,且为非吸水性材料。地面应防滑,并有适当坡度利于排水。
采光、照明与通风:食品处理区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通风设施应能有效排出烟气、蒸汽和异味,保持空气新鲜。排风口应有防鼠防虫网。
防蝇、防鼠、防尘设施:门窗是否安装严密的纱门、纱窗或风幕机;下水道是否安装地漏和防鼠网;所有孔洞是否堵塞;是否设置有效的捕鼠、灭蝇设施(捕蝇灯、鼠板等),并定期检查和记录。
给排水系统:供水水源是否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提供相关证明。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有无倒灌现象。
二、 设施设备核查
各类设施设备的配备、性能、清洁状况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是现场审核的又一重要内容。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检查是否配备足够数量的洗碗池(至少三联水池或洗碗机)、消毒柜、保洁柜等。消毒柜是否正常运行,温度、时间是否达到要求。保洁柜内餐具是否洁净、有序。
食品加工烹饪设备:包括灶具、烤箱、蒸箱等,检查其是否清洁卫生,运转正常。油烟净化设施是否安装并定期清洗。
冷藏冷冻设施:检查冰箱、冰柜、冷库等是否数量充足、容量足够,制冷效果良好。是否配备温度计并能正常显示,定期记录温度。生熟食品是否分层、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原料储存设施:货架、储存容器是否清洁、无破损,是否能使食品离墙离地存放。
废弃物处置设施:带盖、内套垃圾袋的垃圾桶是否数量充足,分布合理,并及时清运。
洗手消毒设施:食品处理区、卫生间入口处是否设置独立的洗手池,并配备流动水、洗手液(或肥皂)、干手器(或一次性擦手纸)以及消毒液。是否有规范的洗手步骤图。
其他设备:如切片机、绞肉机、榨汁机等,是否清洁卫生,定期维护。
三、 人员管理核查
食品经营人员的健康状况、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健康证明:所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健康证),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个人卫生:检查从业人员工作期间是否穿着洁净的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个人卫生。是否佩戴首饰、涂指甲油。是否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企业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有培训记录。员工是否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四、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记录核查
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记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是否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职责是否明确。
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并落实了以下关键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健康体检、健康档案、病假管理等。 食品安全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内容、考核和记录。 原料采购查验记录制度:对购进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索证索票,建立台账,并记录查验情况。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包括先进先出、分类存放、温度控制、定期检查等。 加工制作过程控制制度:包括生熟分开、温度控制、交叉污染预防、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包括清洗消毒流程、效果自查等。 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维护制度:包括清洁计划、记录等。 废弃物处置制度:包括分类、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等。 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消费者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各项记录:审核人员会检查上述制度对应的各类记录是否完善、真实、可追溯,例如:
原料采购查验记录(供货商资质、批次、日期、数量等)。 食品储存温度记录。 凉菜/裱花间环境消毒记录。 餐饮具消毒记录。 废弃食用油脂处置记录。 食品留样记录(针对餐饮服务单位)。 员工培训记录。 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虫鼠害消杀记录。五、 法律法规符合性及其他核查
亮证经营:已经取得《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的,是否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
信息公示:是否按照规定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主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
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设立专柜或专区存放食品添加剂,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有使用记录。
网络经营:如果涉及网络销售食品,是否符合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并在网络平台公示相关证照信息。
重要提示:现场审核并非“考一次就过”,监管部门更看重日常的食品安全管理和持续的合规性。因此,申请人应将食品安全管理融入日常经营中,而非仅仅为应付审核而临时准备。
如何准备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现场审核?
为了顺利通过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现场审核,建议申请人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对照标准自查:认真研读《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等相关法规,对照上述核查要点进行逐项自查,找出不足并及时整改。 完善硬件设施:确保经营场所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运行正常、清洁卫生。 健全软件管理: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完整的记录链条。 培训员工: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基本操作规范和卫生要求。 保持环境整洁:现场审核当天,务必保持经营场所内外环境的整洁有序。 准备材料:将所有相关证照、记录、制度等文件整理齐全,以便审核人员查阅。通过对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核现场审核哪些内容的全面了解和充分准备,您将更有信心迎接监管部门的核查,并最终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为您的食品经营活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