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精特新企业从哪一年开始评选”的疑问,答案清晰且具有重要的政策背景。专精特新企业概念的提出和培育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这一年,中国政府开始正式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专精特新企业评选的政策起源:2011年
政策萌芽:2011年首次明确提出
“专精特新”这一概念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国家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的战略性引导。具体到时间点,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1〕238号)。
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国家层面首次系统地阐述“专精特新”的内涵,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标志着“专精特新”培育工作的正式启动。
在这个阶段,评选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根据国家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和培育工作。
专精特新企业评选的发展与深化:2018年“小巨人”涌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诞生:2018年
在2011年奠定的基础之上,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2018年,“专精特新”政策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升级。
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紧接着,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了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的认定工作。这意味着,“专精特新”企业不再仅仅停留在省级层面,而是有了国家级的最高认定标准——“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被视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在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梯度培育
自2018年起,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持续加大,评选标准也日趋完善和精细化。逐步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基础力量,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特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强。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每年,工信部都会开展新的批次认定工作,并对已认定的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和复核,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专精特新”的要求。
专精特新企业评选的目的与重要意义
明确了专精特新企业从2011年开始提出,2018年上升到国家级“小巨人”层面后,理解其背后的目的和意义至关重要:
1.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
鼓励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弥补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导中小企业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创新发展模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往往在关键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4.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政策支持和荣誉认定,增强中小企业的信心,鼓励更多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提升整体经济活力。
专精特新企业评选的基本原则与核心标准
尽管具体的评选标准会根据年份和层级有所调整,但其核心原则始终围绕“专精特新”这四个字展开:
专(专业化):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表现突出。 精(精细化):企业管理精益求精,在质量管理、品牌建设、智能制造等方面有显著成效,产品质量可靠。 特(特色化):企业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的技术、工艺或功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具备独特的竞争壁垒。 新(新颖化):企业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高,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模式不断涌现。此外,还会考察企业的财务指标(如营收增长率、利润率)、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数量、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
常见问题解答
Q1:专精特新企业评选周期是多久?
A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各省市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周期也大致为一年,但具体时间节点会根据工信部及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通知而有所调整。
Q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普通“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区别?
A2:主要区别在于级别和认定标准。普通“专精特新”企业通常指省级认定的企业,是“小巨人”企业的基础和储备。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家层面认定的最高荣誉,对企业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代表着其在细分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
Q3:专精特新企业能获得哪些政策支持?
A3:入选“专精特新”的企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 财政支持:如专项资金奖励、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融资服务:提供银行授信、股权融资对接、绿色通道等。 人才培养:提供人才培训、引进等支持。 技术创新:支持技术改造、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 市场拓展: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参与重大项目。 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上云用数赋智。
综上所述,专精特新企业的评选工作从2011年提出概念和省级培育开始,到2018年国家级“小巨人”的正式启动与培育,历经多年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国家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理解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专精特新”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