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何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正在承担赡养家中老人的责任?您知道吗,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设立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的“赡养老人”项目,只要符合条件,您每月可以享受一定金额的税前扣除,从而降低您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本文将作为一份详尽的指南,围绕关键词“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为您全面解析该项扣除的享受条件、扣除标准、申报途径、详细步骤以及申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无论您是第一次申报,还是在申报过程中遇到困惑,相信本文都能为您提供清晰、具体的指引。
一、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享受条件
要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您和您所赡养的老人需要同时满足一定的条件。
1. 被赡养人的条件
年满60周岁:被赡养人须在纳税年度内年满60周岁,即被赡养人的生日在纳税年度1月1日(含)之后、12月31日(含)之前。 被赡养人范围:被赡养人包括您的父母(生父母、继父母),以及您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且您对这些祖父母、外祖父母负有直接或间接赡养义务的。 无其他子女或子女已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您并非老人的亲生子女,但对老人负有赡养义务,且老人的亲生子女已故或无赡养能力,您也可能符合条件。2. 赡养人的条件
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以及依法认定的养子女。 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这两种情况在扣除金额和分摊方式上有所不同,下文将详细说明。3. 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界定
判断您是否为独生子女,主要看您的父母是否有除您之外的其他子女。无论您的配偶是否有兄弟姐妹,都只计算您本人与您父母的关系。
二、扣除标准与方式
了解了条件,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扣除金额和分摊方式。
1. 扣除金额
每月2000元:自2023年1月1日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10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2. 扣除方式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是固定的,但根据您是否为独生子女,扣除方式有所不同:
独生子女:作为独生子女,您可以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全额扣除。
非独生子女:作为非独生子女,您和您的兄弟姐妹(包括继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共同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分摊原则: 每人分摊的金额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所有赡养人合计扣除总额不能超过每月2000元。
分摊方式: 由赡养人均摊; 由赡养人约定分摊; 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重要提示: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赡养人约定分摊的,需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且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确保每人分摊金额不超过每月1000元,并且合计不超过2000元。
三、申报途径(“如何申报”的核心)
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有多种途径,选择适合您的最便捷方式。
1. 个人所得税APP(推荐)
这是目前最便捷、操作最简单的申报方式,推荐所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使用。您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完成申报和信息修改。
2. 网页端——自然人电子税务局
通过电脑访问国家税务总局的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官网进行申报,功能与APP类似,适合习惯电脑操作的用户。
3. 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办理
您可以将赡养老人信息告知您的任职单位,由单位在发放工资时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您可以每月直接享受扣除,无需等到年度汇算清缴。
4.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申报
如果您在平时没有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或者因故未能享受扣除,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网页端进行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一并申报并办理退税。
四、申报前需要准备的信息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申报,您都需要准备以下基本信息:
被赡养人信息:姓名、身份证件号码(居民身份证、护照等)。 被赡养人关系信息:您与被赡养人的关系(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信息:根据您的情况选择。 非独生子女需提供分摊方式及其他共同赡养人信息(如适用):如兄弟姐妹的姓名、身份证号及分摊比例(如果约定分摊)。五、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详细步骤
本节将以最常用的“个人所得税APP”为例,为您详细演示申报流程。
1.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
下载并安装:在您的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个人所得税”并下载安装。
注册/登录:首次使用需注册账号,已注册用户可选择“人脸识别登录”或“账号密码登录”。推荐使用人脸识别,方便快捷。
2. 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界面
成功登录后,在APP首页找到并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标。
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列表中的“赡养老人”选项。
3. 选择“赡养老人”
点击“赡养老人”后,会提示您选择“扣除年度”,请选择您要申报的当前年度或需要补报的年度。
然后点击“确认”。
4. 填写被赡养人信息
新增被赡养人信息如果是第一次申报此项,需要点击“新增”按钮。
在“新增赡养老人信息”页面中,根据提示准确填写:
姓名:被赡养人的真实姓名。 身份证件类型:一般选择“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件号码:被赡养人的身份证号码。 与本人关系:选择您与被赡养人的关系,如“父亲”、“母亲”、“祖父”、“外祖父”等。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5. 填写扣除信息
确认本人是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系统会询问“本人是否是独生子女?”,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填写扣除方式(非独生子女必填)如果您选择“否”(即非独生子女),系统会要求您填写分摊方式和共同赡养人信息:
选择分摊方式: 平均分摊:系统会自动计算您应分摊的金额。 约定分摊:您和兄弟姐妹之间有书面协议的,选择此项,并填写您本人的分摊金额(注意:不超过1000元)。 指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选择此项,并填写您本人的分摊金额(注意:不超过1000元)。 共同赡养人信息:点击“新增”,填写其他共同赡养人(兄弟姐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分摊金额(如果是非平均分摊)。请确保所有共同赡养人的分摊金额之和不超过2000元。 选择申报方式系统会询问“申报方式”,通常有两种选择: 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选择此项,信息会发送到您的任职单位,每月预扣预缴时直接享受。 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选择此项,您平时不享受,需要在次年汇算清缴时一次性申报并退税。
推荐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这样可以每月享受减税。
6. 提交成功
检查所有填写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底部的“提交”按钮。
系统会提示“提交成功”。您可以在“查询”->“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查询”中查看您已提交的信息。
六、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在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以下是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与兄弟姐妹分摊扣除?
如上文所述,非独生子女可以选择平均分摊、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如果选择约定或指定分摊,建议所有赡养人签订书面分摊协议,以备税务机关核查。分摊信息需要在APP中各自填写。
2. 被赡养人去世当年如何申报?
被赡养人去世的当年,纳税人仍可按规定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扣除的月份数从年初到被赡养人去世的当月。例如,老人于8月去世,您可申报1月至8月的赡养老人扣除。
3. 忘记申报或申报错误怎么办?
如果您在平时忘记申报或申报错误,不用担心。您可以在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在个人所得税APP或网页端进行补申报或修改,并办理退税。
4. 被赡养人有收入是否影响扣除?
不影响。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只看被赡养人的年龄和与纳税人的关系,不考察被赡养人是否有收入。即使被赡养人有退休金、养老金或其他收入,只要符合年龄等条件,您依然可以享受扣除。
5. 可以变更赡养方式吗?
可以。如果您需要变更分摊方式(如从平均分摊改为约定分摊),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找到已填报的赡养老人信息,点击“修改”进行变更。变更后,建议您和您的兄弟姐妹及时沟通并更新相关信息。
6. 税务机关如何核查?
税务机关通常会通过大数据比对、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核查。您申报的信息需要真实准确,并保留好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本、结婚证、分摊协议等,以备税务机关查验。
7.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何修改?
在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点击“查询”->“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查询”,找到您需要修改的赡养老人信息,点击进入详情页,然后点击右下角的“修改”按钮即可进行修改。
结语
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相信您对“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通过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给予支持,是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请务必及时、准确地申报,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
如果您在申报过程中遇到任何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获取官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