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面临审计时,许多人,尤其是财务部门的同事,可能会疑惑:审计公司查账到底是查会计,还是查出纳? 这种疑问通常源于对审计工作性质的误解,认为审计是针对某个具体岗位的“审查”或“盘问”。实际上,审计公司的查账工作并非针对个人,而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交易事项、内部控制及相关业务流程的系统性评估与验证。
简而言之,审计公司查账既查会计也查出纳,但其根本目的并非针对某个具体个人,而是全面审查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各项交易、账户记录、内部控制及其背后的业务流程。 会计和出纳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两个关键岗位,其工作内容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企业资金和账务流转的核心环节,自然都在审计的关注范围内。
核心观点:审计查账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事项”与“流程”
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为达成这一目标,审计师需要检查所有支持财务报表的交易记录、账户余额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会计和出纳分别负责不同的财务事项和流程,因此都会成为审计师关注的对象。
审计对“会计”职能的审查重点
会计主要负责企业的核算、记录、报告和分析工作,是财务信息的“记录者”和“加工者”。审计师在审查会计职能时,会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记账凭证的准确性与合规性审计师会抽查会计凭证,检查其是否完整、附件是否齐全、摘要是否清晰、科目运用是否正确、金额计算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有合法的授权审批。
账簿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审计师会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报表数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错记、漏记、重记或虚构交易的情况。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披露审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编制,各项披露是否充分、恰当,是否存在重大会计估计和判断的合理性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会计在核算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内部控制流程,如审批权限、费用报销流程、存货计价方法等。审计师会评估这些控制是否有效执行,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税务处理的合规性审查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以及相关税务处理的会计核算是否准确。
审计对“出纳”职能的审查重点
出纳主要负责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保管,是资金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审计师在审查出纳职能时,会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现金与银行存款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审计师会进行现金盘点(或监盘),核对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是否一致;同时会向银行函证,核对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未入账或已销户的银行账户。
资金收付的授权与合规性审查每一笔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收付是否有合法的授权审批,是否符合公司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例如,大额现金支付是否经过总经理批准。
银行对账单与日记账的核对审计师会仔细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勾对情况,特别关注未达账项的性质、金额和发生时间,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或异常情况。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执行情况出纳岗位是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与会计、审批等岗位之间应保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审计师会评估这一原则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以降低舞弊和错误的风险。
备用金管理审查企业对员工备用金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备用金的领用、报销和归还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备用金。
为什么会计与出纳都需要被“查”?——内部控制的视角
会计和出纳的工作是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在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中,这两个岗位应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这意味着,负责资金收付(出纳)的人不应该同时负责记账(会计),反之亦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个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既能实施错误或舞弊,又能掩盖这些错误或舞弊。
出纳负责实际的资金流转(执行与保管),如收取现金、支付款项、办理银行结算等。 会计负责对这些资金流转进行记录和核算(记录),并最终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审计师通过审查这两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可以交叉验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审计师会核对出纳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再与会计编制的银行存款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比对。如果两者能够相互印证,且没有发现异常,则说明资金流和信息流是健康的;反之,则可能存在内部控制薄弱、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审计公司查账的通用方法与流程
无论是针对会计还是出纳的工作,审计公司在查账时会采用一系列成熟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测试: 评估和测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实质性程序: 细节测试: 抽查具体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获取审计证据。例如,抽查销售发票、采购合同、银行对账单等。 分析性复核: 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识别异常波动或不一致之处。例如,分析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趋势。 函证: 向第三方(如银行、供应商、客户)发送函证,以获取独立的审计证据。 监盘: 亲自观察资产(如库存现金、存货)的存在情况。审计查账的最终目标
审计公司查账的最终目标是:
发表审计意见: 对企业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公允列报发表意见。 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 增强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任。 揭示管理漏洞: 发现企业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运营方面的潜在风险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促进合规经营: 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综上所述,审计公司在查账时,不会偏重于“查会计”或“查出纳”某一方,而是将其视为企业财务管理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评估与验证。 他们的工作是确保所有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记录、流程和制度都是真实、准确、完整和合规的。因此,无论是会计还是出纳,都应以积极配合的态度,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共同促成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