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审计闹谈科普审计基本概念

那我们的第一问,就是:审计作为一个系统过程,它为什么会存在呢,我们为什么要审计呢?由此引出今天除定义外的第1个基本概念:“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产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叫做: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那什么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呢?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其实就是因为财产权利的分割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当财产的所有者将财产托付给他人经营或管理时,所有者就成为委托人,而接受财产者就成为代理人。财产所有者之所以将财产托付给代理人,有不同的原因。但是由于每个理性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动,加上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合约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代理人有可能背离委托人的利益或不忠实于委托人的意图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那委托人为了维护自身的财产权利,防止或减少代理人不忠实行为,往往委托第三方对代理人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或是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审计由此产生。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在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这三大审计类型产生的表现上有所不同。在现代民主国家纳税公民是国家财产的所有者,国家公共部门的官员和公务员们受全体国家公民委托管理公共资源,他们有义务报告管理这些资源及其有关的规划、控制、财务的责任。为了验证这些官员是否守法尽职,公共资源的管理是否合法、高效,国家往往会设立专门的审计机关对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进行审计。政府审计由此产生。

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财产拥有所有权但是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委托经理行使管理的职能。这时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股东和经理两者之间就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理人员定期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股东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股东们则会委托独立的第三者——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计,以证明这些报表是否真实、正确,管理人员是否尽心尽职,以及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有没有受到侵犯。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是这样产生的。

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是因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贸易活动日趋国际化,公司组织形势日趋复杂化、规模化和多层化,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开始出现。为了按照目标一致的管理原则实现反映企业整体受托责任的经营目标,就必须赋予各层次管理人员以一定的责任和权限,从而使受托责任多极化。为了控制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内部审计开始发展起来。

那我们的第二问,就是:审计是谁来查?对谁查?查什么?由此引出今天的第2至第4个基本概念,分别是“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很简单,分成三类:国家审计主体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专职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专职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机构和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其中,内审比较特殊,因为企业的内审很有可能会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全部或部分外包出去。这里先不多赘述。那对应这三大审计主体的三大客体或者说对象分别为:国家审计客体或对象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国家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的企业,承担国家建设项目的单位,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有关基金、资金的政府部门或受政府委托的社会团体等;注册会计师审计客体或对象是指承办审查会计报表,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内部审计客体或对象是企事业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下属机构和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

那我们知道了谁来查,对谁查,查什么之后,必然要问:审计到底该怎么查呢?也就是说审计过程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样的?从最开始讲的审计定义不难看出:审计就是将事实真相与判断尺度进行比对,然后得出审计结论,撰写审计报告的一个过程。那这个事实真相怎么来呢,就需要审计人员做审计取证。判断尺度则是指审计标准。由此引出今天的第5至第7个基本概念,分别是“审计取证模式”、“审计证据”和“审计标准”。

审计取证模式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其中账项基础审计模式还经历了一些变化,在19世纪以前,审计产生的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经济组织结构简单且规模较小,业务性质单一,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还没有彻底分离,财产所有者能够直接监督和控制受托经营管理者。

因此,此时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对受托的经营管理者是否存在错误舞弊以及有无贪污盗窃等行为进行检查,即查错防弊。与此目的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是以凭单审核为重点,以财务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即详细审计。到了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组织的规模及其经营范围日益扩大,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也日趋复杂,不仅审计人员无法承受对会计资料进行全面验证的巨额成本,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无法接受详细审计的低效率。

19世纪中叶,股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随着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广泛渗透,企业的利害关系人也需要了解公司资产负债表列示的项目是否真实正确,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由此催生了资产负债表审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资金来源逐步从银行扩大到股票和债券市场。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也由原来主要对少数股东及银行负责,转向众多利益相关者,这使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1929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其之后的经济衰退使得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无数投资者和债权人元损失惨重。整个社会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注乃至对整个财务报表的关注逐渐超过了对查错防弊的要求,于是损益表被纳入了审计范围。资产负债表审计过渡到了以损益为主的、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财务报表审计阶段。这就是账项基础审计模式的一个演变过程。这种审计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审计误差小、风险小、可靠性高尤其是在揭露舞弊或不法行为时效果显著。同时,它也有很多的不足,主要是详细检查使得工作繁重复杂,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有限的抽样技术使样本的选择是基于主观判断,风险较大;围绕会计报表、账簿及有关凭证进行审计,即使发现技术错误或舞弊,也难追本溯源,不能避免同类错误的发生。

第二阶段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那这个制度是指什么呢,那其实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在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的基础上,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审查范围和程度的审计模式。如果企业内控做得差,那审计人员就要扩大测试的范围,甚至进行详细审计;如果企业内控做得好,那测试的范围和样本量可相应减少。制度基础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的,是伴随内控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

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制度基础审计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在保证审计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前提下,减少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又能减少审计风险;此外,它能发现业务处理程序上的错误和内控制度不合理的现象,不仅有利于避免重复错误出现,也能促进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单个数据的验证到对整个内控制度的系统评价,促进了系统审计思想的形成。

但它也有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分依赖内控制度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比如说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审计服务对象的要求和审计周围的环境等,这很可能导致难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内;二是一旦出现串通舞弊,内控制度则会失效,这是基于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模式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了;三是审计人员在运用这种模式时根据抽样做出的一些主观判断,也可能使其因无法揭示某些重大的差错或舞弊,而受到诉讼威胁,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为了克服以上缺陷,必须要发展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来降低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来满足高风险社会的审计工作需要。所以就有了第三阶段: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分为两个时期: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时期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期。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在理念上引入了审计风险概念,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据以将审计资源相对合理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实际上,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突破原有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框架,只是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对审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的内容,并将风险定量评估视为审计风险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对制度基础审计的继承和发展,还没有形成一种新的审计模式。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该模式摒弃了作为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基础的“无利害关系假设”,将其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目的是防范风险,并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改变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侧重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分析方式,侧重于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过程的分析,将被审计企业置于社会经济体系中,分析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及对风险的控制措施,从而形成对财务报表的预期,根据预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判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单位的战略风险为导向,根据对战略风险的评估及随后各步骤的评估测试,逐步形成对财务报表的预期,从而执行相应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第6个概念是“审计证据”,主要讲一下它的分类和特征。审计证据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视听或电子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按来源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内部证据和亲历证据。很显然亲历证据的可靠性最强,其次是外部证据,最后是内部证据。审计证据具备两个重要特征:适当性和充分性。适当性是衡量审计证据的质量,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相关性,二是可靠性。相关性要求搜集的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且证据之间可以互相印证,具有内在关联性。可靠性则是指证据的可靠程度。充分性是衡量审计证据的数量。审计证据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在评估存在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和证据质量的基础上来决定。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审计风险,另一个是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高,那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以少一些;反之,则要增加。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数量成反向变化。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时,既要考虑性质,也要考虑数量,及重要性水平。通常情况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需要量就越少。相反,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审计证据需要量就越多。两者之间成反向变化。

第7个概念是“审计标准”。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衡量被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它是衡量审计客体的尺度。它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根据标准来源渠道可分为:外部制定的审计标准和内部制定的审计标准。按性质内容分为: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等。其他分类方法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那我们的第3问是:审计这项工作是由专职审计人员来做的,那对这些审计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呢?由此引出今天第8个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准则是指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关于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在此不做深究。我们的第4问是:我们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审计,目的是什么?由此引出今天的第9个基本概念“审计目标”。同样的,审计目标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成很多类。最重要的是按审计目标层级分,可分为:总目标、一般目标、具体目标和项目目标。今天的最后一问是:审计的成果是什么?由此引出今天第10个基本概念“审计报告”。没错,审计报告就是审计的最终成果,也可以说是审计人员的产品。审计报告按撰写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按编制形式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按详略程度分为:详式(长式)审计报告和简式(短式)审计报告,前者通常为政府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后者通常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又可以分为无保留意见和非无保留意见。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我们从审计定义入手,通过对审计定义发问的方式拓展了10个基础审计概念,为大家构建了一个最为基础简略的审计小框架。以上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审计小常识,感谢你的聆听,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南审读书人开启投稿通道!欢迎大家投稿~

邮箱地址:nsdsrxmtyy@163.com

文丨陈美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名片丨王睿

责任编辑丨周怡晴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