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专票跟普票有什么不同?(附2023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全新解读)

专票跟普票有什么不同?(附2023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全新解读)

今年增值税刚出了新政策,有优惠也有调整,政策调整本身很常见,但有很多新入行的会计朋友和刚创业的朋友,却看着政策一脸懵圈,明明有优惠却不知道怎么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天我们就对增值税相关的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有什么不同?

在进项税抵扣方面,有什么情况需要注意?

还有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发布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新优惠政策,这个优惠又该如何解读?

专票和普票有什么不同?

发票,大家一般都接触过或者多少知道,

但具体到专票和普票,如果不是天天接触处理,要完全分清楚并不那么容易。

发票,是企业发生成本、费用或收入的原始凭证。

现行税制发票分为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大类,这里的普通发票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纳税人使用的其他发票。

发票是企业做账的依据,也是缴税的费用凭证。

那么,专票和普票都有什么不同呢?

先说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说增值税是对商品(或服务)在流通过程里“变贵”的部分征税,那么专票就是征收这部分税的证明,这部分税既是销售方(供应商)应缴纳的增值税额(销项),也是购买方(客户)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数。

举个例子,比如一双鞋,批发价300块,增值税税率按9%算,那么商店进货的时候就要付327块给经销商,多出来的这27块就是“增值税”。

这27块既是经销商应该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也是商店能够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专票就是这笔交易以及这部分税额的公认证明。

增值税是链条税,只说两家可能不够清晰,这里我们再加一环:经销商和生产厂家。

比如还是这款鞋子,经销商从厂家拿货价是200(不含税),那么(经销商)每双鞋子实际要花200+18的价格进货,这18块就是厂家应该交的税,也是经销商可以抵的税,所以这双鞋子经销商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是9块(27-18)。

这正是我们前面说的,增值税是链条税,对“变贵”的部分征税(200到300这100的差价)。

专票是管理最为严格的发票,虚开专票超过10万就迈入了刑事处罚的领域。

由于增值税专票可用来抵扣进项税,所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更愿意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相应的销项而降低自身的税负成本。

专票票面上,销售方要准确填写名称、税号、地址电话、账号,购货方可以只写名称。票面信息包含价格(不含税),税率和税额,还有价税合计。

再说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普票是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服务时,通过增值税税控系统开具的普通发票。

普通发票票面上,销售方要准确填写名称、税号、地址电话、账号,购货方可以只写名称。票面信息包含价格(不含税),税率和税额,还有价税合计。

总体来说,(增值税)普票和专票主要有以下5点不同:

1.发票使用的主体不同

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

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

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2.作用不同

普通发票只是一种商事凭证,而专用发票不仅是一种商事凭证,还是一种扣税凭证。

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购销双方收付款的凭证,而且还可以用作购买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扣除增值税的凭证,因此不仅具有商事凭证的作用,而且具备完税凭证的作用。而增值税普通发票除税法规定的经营项目外都不能抵扣进项税。

举个例子,老王公司本来要交50元的增值税,这时公司收到了一张金额是226元的专票,那它就能抵扣26元的增值税,也就是说现在就只需要缴纳24元的增值税就可以了。

但如果这226元开的是普通发票,那对不起,增值税还是50元。

3.票面反映内容不同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可以抵扣进项税的发票,票面上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而普通发票则不能抵扣进项税,票面上带有“增值税普通发票”字样。

专用发票不但要包括普通发票所记载的内容,而且还要记录适用税率、税务登记号、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

4.纸质发票的专票与普票联次不同

专用发票不仅要有(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联次,而且还要有扣税联。

不仅是记账联(销售方记账凭证)和发票联(购买方记账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还要有抵扣联(购买方用于抵扣税款)。

5.税率不同

专票常见的税率有3种:15%,如商业;9%的税点,如建筑;6%税点,比如现代服务业;

普票的税点一般是3%,也有像今年小规模纳税人3%减按1%等其他少数情况。

如果大家还是不理解,我们用一个更实际的例子:

大家平常去商场买衣服,向商场要的发票一般就是普通发票,票面上会写“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字样。

如果衣服是339(价税合计)的话,那么发票上会显示为300(不含税)金额+39(增值税,这里税率按13%算)税额。

因为是消费者,所以接触的一般都是普通发票。

但再往上游回溯,那就不一样了,比如还是这款衣服,商店从服装厂商进货时一般会索要专票,比如进价是113(100+13的税额),这13块税额既是服装厂应该交的增值税额,也是商店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那么问题来了?这件衣服,商店交了多少税?

答案是26,因为进货时有13(113的那张专票)的进项可以抵扣,销售时税额是39,所以商店需要交39-13=26元的增值税。

当然,如果商店进货时113开的是普票,那普票是不能抵税的,商店这时就要缴纳39元的增值税了。

正因为此,所以大公司进货(或服务)都倾向于开专票,因为一般纳税人(一般都是大公司)可以抵扣进项税。

但小规模的小公司,就更喜欢开普票,因为它们没法用专票抵扣增值税,而且普票还常常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专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抵扣进项,

而关于进项税抵扣问题,也有一些点是需要注意的。

专票和普票的进项税抵扣问题

我们前面说了,我们都说专票可以用来抵扣进项,而普票不行。

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专票都能抵扣,也并不是所有的普票都不能抵扣。

1.不是只有专票才能抵扣进项税,这7种“普票”也能抵扣:

1)农产品收购发票

农产品收购发票指的是收购单位向农业生产者个人(不包括从事农产品收购的个体经营者)收购自产免税农业产品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的发票。

购进农产品时,按购买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进项税额=票面金额*9%;

若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指的是征税发票,左上角显示“通行费”字样,且税率栏次显示适用税率或征收率。由经营管理者开具的征税发票,可按规定用于增值税进项抵扣。

注意:如果左上角无“通行费”字样,且税率栏次显示不征税,则此类通行费发票不允许抵扣。

3)桥、闸通行费发票

纳税人支付的桥、闸通行费可抵扣进项税额=桥、闸通行费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5%)×5%

4)国内旅客运输的普通发票

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国内旅客运输服务”,限于与本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以及本单位作为用工单位接受的劳务派遣员工发生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

5)飞机票

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可抵扣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6)火车票

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2023年9月1日起电子化补票,会注明旅客身份信息,也就能按规定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7)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2.这些情况,专票不能按票面抵扣:

1)自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农产品取得专用发票的,不按照票面税额抵扣,而是以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可抵扣进项税=10×9%=0.9万,计入货物成本10.3-0.9=9.4万。待领用时,若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再进行加计抵扣。

收到的专票应该进行认证,并在当期进项税转出。

这种情况比较绕,政策依据主要有三条,

一是《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第二条: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按下列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一)除本条第(二)项规定外,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二是《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第二条: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10%。

三是《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39号)第二条: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技术维护费可凭发票全额扣除

政策依据是《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5号)第二条、第三条:

二、增值税纳税人2011年12月1日以后缴纳的技术维护费(不含补缴的2011年11月30日以前的技术维护费),可凭技术维护服务单位开具的技术维护费发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不足抵减的可结转下期继续抵减。技术维护费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的二项费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作为增值税抵扣凭证,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上面说了专票、普票的区别,以及进项税抵扣的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刚发布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政策。

2023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解读

1月9号晚,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公告公布了2023年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等政策:

根据公告文件及官方解读,小规模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和去年相比主要有3大变化,接下来带大家解读一下。

1.免税限额从月销售额15万以下,改成了10万以下

公告首条,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免征增值税。

这里的销售额的口径也没有什么变化,以所有的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并计算销售额。

简单来说,就是按销售额统计,包括所有的发票,但可以剔除偶然发生的不动产销售额,差额征税的,以差额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来判定是否可以享受10万免税的优惠。

也就是说,这个10万,既包括普票也包括专票。

比如本月开了3万专票、6万普票,加起来在10万以内。

那么这6万普票是免增的,3万专票要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上游(你自己)免了下游(客户)就没得抵扣,相当于(客户)收到了“普票”,因此专票还是要交增值税的。

注意,如果有必须开专票的业务,可以放弃免税去开专票。只要销售额不超过10万,普票都是可以免增的。

那如果本月开了3万专票和9万普票呢?

3万+9万=12万,12万显然超出了10万,这时不止是专票,普票就也要交增值税了。

那这时要怎么交税呢?这就要说到第二条。

2.此前的3%免增回调为减按1%

公告第二条,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预征也是3%减按1%。

注意,这里没有限制专票,

也就是说,22年4月之前专票的3%减按1%征收又回来了,

近几年的小规模增值税征收率可参考下图:

适用3%征收率的,去年是免税,现在改成减按1%征收;3%预征同样改成1%。

虽然从免税变成了1%,但也不全是坏事。因为专票也能开1%了,虽然专票不能免税,但税负也同样得以减轻。

注意,这个优惠只有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业务才能享受,像不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体户、5%征收率的业务,无法享受。

大家应该很关心,已经开了免税或3%税率的普票如何处理的问题,税总13号的问答中也提及了各类情况,

其中,如果开的是普票,那么问题不大,基本上是“多退少补”解决:

不过如果是专票的话,就需要从下游客户那边追回了:

3.加计抵减比例调整,15%的调到10%,10%的调到5%

公告第三条,是两类加计抵减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邮政、电信、现代服务(销售额比重需超过50%),可按5%进项加计抵减;

生活性服务业,比如文体、医疗教育、旅游娱乐、餐饮住宿、日常服务等(比重要求同上),可以按10%加计抵减。

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优惠(前两条)政策,我们这里再来做个梳理:

当月销售额(专票普票都包括)在10万及以下时,普票部分是免税的,专票是3%减按1%;

当月销售额超过10万(季度对应30万)时,普票、专票均为3%减按1%享受优惠。

上述优惠的延续,应该说是预料之中的。

目前,整体税收趋势依旧是扶持中小企业,诸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一方面能减轻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盘活企业的资金流,并且支持鼓励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这个是惠及全国几百万家企业的。

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未来税收监管的注意力,会向所得税去倾斜。

我们企业要做的,依旧是依法纳税,合规经营,合理筹划来足额享受优惠,企业一定会越走越好。

在共同富裕的主旋律中,对正经做生意、为GJ创造GDP和就业的企业来说,一定会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