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16家中外企业家代表发起倡议:构建更高水平生物医药全球创新生态

16家中外企业家代表发起倡议:构建更高水平生物医药全球创新生态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5日电(记者 李姝徵)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25日举办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中外企业家交流座谈系列活动上,16家中外企业家代表上台共同发起倡议,将不断扩大开放融合,协同创新,在上海自贸区内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全球创新生态。

医疗器械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产业领域,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凭借在研发、制造、贸易、物流、分拨等产业链多个环节的优势以及专业的服务优势,已成为目标市场的“消费地”、创新研发“策源地”和产品制造“输出地”。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保税区域医疗器械企业已达496家,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额387亿元人民币;包括美敦力、雅培、强生、西门子、碧迪、罗氏诊断、GE医疗、史赛克、波士顿科学等企业,在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中,有9家在保税区域投资并开展业务。

在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看来,上海自贸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先行先试的政策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这片热土不仅为美敦力,也为在座许多全球知名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最优平台,助力我们在中国的不断前行。”

据顾宇韶透露,美敦力在外高桥保税区启动了美敦力中国二期风险投资基金,致力于以本土需求为导向,扶持医疗、科创、初创企业,“希望通过内外协作的创新生态圈,着力促进前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用创新解决临床痛点,助力中国医疗科技行业的创新发展。”

诸多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正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局长章曦表示,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正在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国际医疗器械智造基地建设。

据悉,保税区域将聚焦“产业链”打造――推动关键制造环节落地,聚焦“生态圈”构建――推进研发、贸易、基金、孵化等创新生态集聚,聚焦“枢纽地”建设――推动行业龙头和重要功能平台落地,加快推进保税区域转型升级,打造成为医疗器械产品核心件制造、成品组装、检测维修、新品展示培训的首选地、枢纽地和集聚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