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温素彬: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温素彬: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温素彬表示,在经过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之后,当前,整个会计行业正在进入以大智移云物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时代。在智能时代,转型升级是必然的。回看每一次技术革命对会计的挑战可以发现,每一次技术革命并未使会计消失,而是使会计变得更加强大。

温素彬认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传统以核算反映为主的会计,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正在日益凸显:一是过于概括性,一项无论多么复杂的经济业务,经过会计处理,往往会过滤掉大量有用信息,只剩摘要、科目和金额,很难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导致企业管理层很难根据会计信息对经济业务做出客观准确科学的决策;二是传统会计是结果导向型会计,只确认了结果信息,丢掉了过程信息;三是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过去式数据,存在滞后性,缺乏对未来的分析;四是传统会计只注重产生结构化数据,而忽视了非结构化数据;五是传统会计只产生、关注企业自身的交易数据,缺乏对外部数据的挖掘;六是传统会计只产生货币性数据,过滤掉了大量的非货币性数据;七是无法反映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割裂性;八是决策相关性弱。

温素彬认为,在数字化的影响下,未来会计行业势必将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象在变,由于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条件下组织运行模式和商业发生变革,这将导致会计对象发生较大变化;二是重点在变,即会计将从核算反映型为主向管理决策型为主转型;三是组织形式在变,比如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四是技术手段在变;五是方式方法在变;六是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的内容在变;七是效率在变,即在数字化的影响下,会计工作的效率将大大提升,甚至实现瞬间响应;八是质量在变,在数字化条件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获取信息,精准服务,参与智能决策。

但与此同时,温素彬也强调,在数字化条件下,变的只是技术“形”,不变的是会计“魂”,会计的反映、监督、决策支持三大职能并没有变。

智能转型:管理会计的智能化变革

如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下,会计向智能化管理会计转型,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那么,这种转型该如何展开呢?需要遵循怎样的路径?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智能化。”温素彬称,所谓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

从本质上看,智能化有两个关键,一是需要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二是其功能或目标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因此不难理解,企业智能化便是要满足企业运营的需求,会计智能化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会计的监督、反映和决策支持的需求,而管理会计智能化,则是要满足为组织提供管理决策服务的需求。”

温素彬表示,通常大数据包括数据、分析、应用三个维度,数据和分析是技术,关键则在于应用。大数据的本质不是数据技术而是管理智慧,这也是大数据应用的先决条件。“只有心中有了大智慧,才能发现大数据。”“企业大数据的本质,则在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无论是数据挖掘,还是数据分析,其实关注的都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重要指标:一是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什么;二是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是什么。当然,这涉及到组织运营的每个环节。”

在温素彬看来,企业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体。他把企业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四类,一是货币资本拥有者(投资者、债权者),二是人力资本拥有者(经营者、员工),三是社会资本拥有者(供应商、顾客、社会公众、政府),四是生态资本拥有者(非人类物种、后代人)。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最本质区别主要在于,财务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货币性资本,而管理会计的对象,除了货币资本之外,还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也就是说,传统的财务会计其实只反映了第一类利益相关者的数据和信息,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产资本这些非货币性、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则需要管理会计。因此,在未来,传统的核算反应型会计将从工作重点、管理模式、价值层次、工作内容和方向、参与部门、服务对象等多个维度向智能决策型会计转型。

温素彬认为,企业的智能化,以制造业为例,一般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分捡、装配、搬运、质检、设备运维、工艺优化等多个环节;二是生产管理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生产的排程、协同制造、柔性制造、员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工厂优化等方面;三是产品创新的智能化;四是经营管理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资源需求预测和分析、价值链管理、资产与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管理等方面;五是管理调节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宏微观市场分析、政策分析、竞争和合作分析、产业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经济预警、敏感分析等方面。而智能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的智能化和管理调节的智能化两个方面。

在大数据等技术的影响下,未来的智能会计的核心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智能共享会计;其二是智能决策会计。

温素彬表示,会计的生命在于提供信息,未来会计提供的信息可划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是按照统一会计准则对外披露的标准化会计报告,其作用是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比较,由于可比性要求,其内容一定是不完全的,但一定是关键性的、可比较的。

第二层次是会计主体愿意对外披露的个性化报告,这一类信息是单位愿意对外发布的,是对标准化信息的补充。

第三层次是会计主体对内披露的个性化信息,这一类信息是供单位内部使用的决策信息。

多元共生:智能管理会计体系重构

温素彬认为,提到管理会计,很多人往往把战略地图、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会计工具当做管理会计的全部。其实对企业而言,智能的管理会计应该是一个体系,至少包含一个目标(创造价值)、四个基础(管理基础 + 技术基础 + 数据基础 + 人才基础)、七大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投融资决策+风险管理)、若干工具(战略地图、本量利、预算、BSC、ABM等)、一套报告(绩效报告、成本报告等)、一套系统(智能化管理会计系统)等要素。

那么,构建这样的智能管理会计体系,应该遵循怎样的路径呢?

温素彬将其分为五大阶段:一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元数据标准的建设,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数字化细分;二是数据挖掘和数据技术应用平台的构建;三是数据关联模型的构建;四是智能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五是智能预警、智能决策体系的构建。

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大数据技术、机器智能、互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撑。基于这些技术,企业可构建一个智能的管理会计平台,这个平台可由协同业务平台、数据采集平台、管理会计平台、移动管理中心等几部分有机构成。

智能化的管理会计无疑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温素彬认为,未来的财会人员,不仅要懂人文、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务、精财会,同时,还需要具备如下岗位胜任能力:

一是懂业务,要熟悉行业业务发展与知识,公司业务及产品流程,并能根据具体业务发展与数据情况建立业务数据分析模型。

二是懂数据,要懂得数据管理,一方面这是搭建数据分析框架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针对数据分析结论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三是懂分析,要懂得数据分析,能够运用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根据问题对数据展开分析。

四是懂工具,要懂得数据分析技术。面对大数据,财会人员必须依靠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完成数据分析。

五是懂设计,要具有系统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数据可视化设计,并能够有效地表达数据分析观点,增强分析结果。

在直播的最后,温素彬强调,在智能时代,坚守会计根本,实现转型升级,现代技术的变革不会使会计消亡,而是使会计更加强大。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