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营业收入审计目标包括哪些(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是什么)

营业收入审计目标包括哪些(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是什么)

1.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是什么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

(1)证实营业收入的真实性: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审查、证实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记录的金额是实际发生的。

(2)证实营业收入计价与分类正确性:对企业营业收入进行审查时,应严格审查各项收入的分类是否合规、合理,查明有无相互混淆、影响应纳税额及利润正确性的情况。

(3)证实营业收入的完整性:查明有无混淆不同会计期间营业收入界限,人为调节企业营业收入的现象等。

2.营业收入的主要审计程序有哪些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三尺讲台老会计 营业收入的主要审计程序有哪些1.将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异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2.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查明原因;(1)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2)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3)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等);(4)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5)抽查一个月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比较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3、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4、销售的截止测试:(1)通过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天且金额大于的发货单据,将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天且金额大于的凭证,与发货单据核对,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2)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如与正常水平相比),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截止程序;。

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

2、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

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可以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审计方法:

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由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4.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审计目标可分为审计总体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体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为了达到审计总体目标,审计人员必须审查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及有关资料,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扩展资料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

2、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例如,将他人寄售商品记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的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

3、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例如,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 [2]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审计目标

5.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1、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

2、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

3、饮食业的饮食品销售收入

4、服务业的服务收入

5、仓储企业的仓储收入

6、运输企业的运费收入

7、代办运输收入

扩展资料

营业收入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市场问题:下游用户不景气,造成销售减少,同行业产能过大,不计成本激烈竞争市场。

2、招工难:由于长期不能招满需要的熟练工,造成企业减产。

3、资金问题:由于银行贷款只收不放,缺乏流动资金,原料不能及时补充,造成停工待料。

4、技术革新问题:由于没有及时跟上技术革新,被同行的新产品抢占市场。

5、要是出口企业就说外商订单减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收入

百度百科——营业收入额

6.营业收入审计的概念

一是从“定性”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性质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例如被审计单位一项金额不重大的违法支付或者违反某项法律法规签订经济合同的行为,该违法支付或签约行为,可能导致重大资产损失或者是重大或有负债,则审计人员认为上述经济事项是重要的。又如某公司产成品盘点短缺了100件,价值1万元。如果短缺是由于账簿记录错误或盘点差错引起的,则属于不重要的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仓库保管人员监守自盗引起的就属于重要错误。审计人员在分析判断重要性时,可以关注以下因素:是否属于涉嫌经济犯罪的问题;是否属于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所禁止的问题;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是否涉及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体制或者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是否属于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管理机关及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等等。如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项目,一般不需要确定量化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只对重要性作出定性判断。

二是从“定量”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数量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审计实务中对重要性的量化,可以用重大错报金额的方式,也可以用百分比的方式,即错报金额的差异率。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首先是对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审计人员应根据业务惯例和审计经验,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通常是先选定一个合适的“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的整体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同行业经济环境状况;被审计单位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报表要素。例如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通常选用主营业务税前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基准”。若某企业税前利润为500万元,审计人员根据业务惯例采用5%的固定比率,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为25万元,即财务报表高于25万元以上的错报是重要的,低于25万元的错报是不重要的。其次是对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层次的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三是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即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确定的低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发现和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也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中对被审计单位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前期审计已识别出错报的性质和范围;根据前期已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预期。

四是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在审计过程中,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是审计人员获得了新的重要信息,以及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情况的了解发生变化,审计人员可以修改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和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层次的的重要性。

7.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包括哪些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 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