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
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中。
目录 1会计确认解决的问题 2会计确认的标准 3会计确认的内容 4会计确认的应用 会计确认解决的问题会计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有:应否确认,何时确认以及如何确认。
首先,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辨认其是否为会计要素,应予在会计帐簿中正式加以记录;其次,对应予进行会计记录的经济业务,要确定其是属于哪一会计要素,如何在会计帐簿中加以分类记录。其次,编制报表时的确认,主要解决应为经济管理和报表使用者提供哪些会计核算指标问题,确认已记录和贮存在会计帐簿中的会计数据哪些应列示在报表的具体项目中。最后,进行会计确认。必须以会计确认的标准为依据。会计确认的标准是指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
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主要有:会计假设、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规等。只有符合这些会计核算特定规范要求的,会计才予确认。
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标准是指会计系统予以确认的会计事项所应具有的特征。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1、可定义性(definition)——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定性)。
2、可计量性(measurability)——具有可靠的计量属性并能客观地加以计量(定量)。
3、相关性(relevance)——实质性地影响决策行为,导致“决策差异”。
4、可靠性(reliability)——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并且可验证和不偏不倚。
会计确认的内容从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来看,会计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环节。(也有观点认为,会计确认可分为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但这种观点侧重的是从会计确认对象的角度进行划分)初始确认是指在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之后,明确其所涉及的会计要素,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然后登记相关会计账簿,对其所涉及的会计要素变动以文字和货币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过程。
初始确认是对交易或事项进行正式的会计记录的行为,关注的是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是否应该被记录,应在何时、以多少金额、通过哪些会计要素在会计账簿中予以记录的问题。
从会计账簿的会计信息到财务报告信息,是财务会计加工信息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会计的再确认。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再确认有四个特点:第一,他的数据来自于日常的记录;第二,对会计要素的表述即用数字,也用文字;第三,把账簿记录转化为报表的要素,有一个挑选、分类、汇总的加工过程。第四,在财务报表中的表述,资产负债表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会计确认的应用会计的确认几乎涉及到会计整个加工处理程序,但辨认能否及何时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确认即初次确认是第一步的工作。第二步决定在会计报表上正式予以揭示的信息。
会计确认凭证审核,在方法上一般是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通过审核经济数据所代表的经济活动来进行的。第一次会计确认是从凭证的审核开始,而以编制成记账凭证为结束。
会计确认可具体化为填制和审核凭证,某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要根据原始凭证确认为某个会计要素及对应的会计科目,据此编制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载明了经济活动的内容、时间、数额以及应作为何种要素而记入什么账户,会计确认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凭证的审核。
凭证审核,包括了对凭证外表形式的审核,譬如凭证本身是否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等等;也包括对凭证实质方面的检查譬如是否违反有关的法规和制度、是否合理合法等等。由此可见,会计具有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反馈控制的作用,同会计确认这一程序是分不开的。
附件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