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好处:
资产证券化除了可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之外,还有以下好处: 首先,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证券化,企业可以将自身的资产转化为证券进行发行,吸收更多的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其次,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流动性。证券化后的资产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公开交易,从而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并增强了市场价格的公正性。 此外,资产证券化还可以分散风险、提高资产效率、加快资产的周转速度等。资产证券化的弊端:
尽管资产证券化有很多好处,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资产证券化过于依赖评级机构。依赖抽样评级对复杂的金融产品进行评级,容易忽视风险误差,甚至存在评级托管风险。一旦资产池质量堪忧,就面临集体Default的风险。 其次,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信息不对称。资产证券化常常需要将资产较为详细的信息结构化,这意味着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轻则导致证券定价不准,重则影响市场出清。 还可能出现信用风险转移的问题。也就是说,非结构化的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影响评级,导致评级扭曲、信用风险大幅转移。 最后,资产证券化也存在法律尚未确定等制度性缺陷,比如未来现金流的性质、一旦资产质量下降是否会重组等。如何解决资产证券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机构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资产证券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默认风险。此外,评级机构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评级标准和精度,加强对资产质量的审核,提升评级效果。 总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手段,既有利也有弊。监管机构、企业和评级机构应该合作共进,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自身管理水平,提高评级精度和透明度,从而使资产证券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