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期间是指审计师对于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的时间段。
在进行审计之前,审计师需要确定审计期间。审计期间通常为一年,但也可能是更短或更长的时间。审计期间的开始和结束日期通常由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年度确定。
审计期间是进行审计程序和检查数据的时间段。审计师需要考虑到审计期间内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事项,以此来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的准确性。
审计师对于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期间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期间的确定也是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规定。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审计期间内审计师需要做哪些工作:
第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模式
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主要业务和业务模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内部机制和流程。
第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师需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确保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某些领域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审计师需要及时进行告知和建议。
第三、采取合适的审计程序
审计师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行业特点,采取合适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工作。例如,对于金融机构,审计程序需要更多地关注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表质量,对于实体企业,则需要关注产能和生产过程的真实性。
第四、核查财务报表等相关文件
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相关文件进行核查,以确保被审计的对象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五、进行依据审计工作的工作文件和工作底稿
审计师需要根据采取的审计程序,记录审计工作的工作文件和工作底稿,以此来报告审计师的工作。在审计期间结束后,审计师对所做工作底稿还需进行进行审计合理性的评估。
第六、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期间结束后,审计师根据所得到的审计证据和工作记录,编制审计报告。其中,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评估,并对被审计单位需要进行改进和建议。
所以,审计期间的确定和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密不可分,两者在审计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