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区别>

资产处置收益

顶[1] 分享 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是核算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与无形资产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是损失。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

目录 1资产处置收益和资产处置损益的区别 2资产处置收益与营业外收支的区别 3术语解释 资产处置收益和资产处置损益的区别

资产处置收益是利润表中的报表项目,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应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列;资产处置损益主要用来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出售或转让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属于损益类的科目,若发生处置净损失的,借方登记“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为净收益,则贷记“资产处置损益”。

资产处置收益与营业外收支的区别

资产处置收益:顾名思义就是处置企业资产产生的收益,如企业出售或处置时确认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利得或损失。这里不包括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还有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另外包括在债务重组中还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置中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支分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它们的发生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关,偶然发生的,企业难以预见的。

营业外收入包括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这些都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

债务重组利得记在营业外收入里,债务重组损失则记在营业外支出里,还有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事项也是记在营业外支出里面。

比如处置的固定资产是正常的,还可以使用的,就作为资产处置损益核算。如果是不可用,处置的是报废的固定资产,就作为营业外收支核算。

术语解释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研发支出等。

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具体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及其他损失。

附件列表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