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审计点滴积累:往来款审计底稿明细表<账项明细表审计说明>

审计点滴积累:往来款审计底稿明细表

我们可以看到:

1、期初余额的调整前数是企业财务账上的数,期初余额的调整后的金额(即审定数)是附注最终要披露的金额。

2、期末余额的调整前金额是企业财务账上的未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余额(调整前)=期初余额(调整前)+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保持跟企业财务账上一致。注意:计算公式中的期初余额,不能用期初审定数,因为期初可能有重分类调整,而审计底稿里面的借贷方金额来源于企业的本年借贷方发生额,如果直接用期初审定数去计算得出期末未审数,有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一般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比如做2018年的审计),拿到企业的其他应付款往来明细的时候,在确保企业给的数据没问题后,我们一般会将上一年度(2017年)审计底稿的期末未审计合计金额和企业提供的2018年往来辅助明细期初合计金额去核对,看能不能对上。有时候会发现对不上,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

企业2017年其他应付款财务账上的数据还是跟上面一样,数据如下:

2017年审计人员审计的时候,发现了企业对A客户的往来漏做了一笔分录,企业在2017年12月31日前收到A客户的一笔押金5000元,形成了银行未达账项,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计调整: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其他应付款-A客户 5000

此时审计底稿就变成这样了:

这笔审计调整假设企业根据审计调整分录做到账上了。等到2018年年审的时候,审计人员拿到企业给的其他应付款往来辅助明细,期初金额合计数不是269,533.00,也不是289,533.00,而是269,533.00+5,000.00=274,533.00,跟上年审计底稿的未审数和审定数都对不上,这个是做审计要注意的一点,很多人找了半天,一直找不到原因,特别是对方单位数量特别多的情况下,有的人可能一个明细表得花大半天。

假设2018年审计人员拿到企业的其他应付款辅助明细如下:

假设2018年其他应付款没有其他账项调整,只有重分类调整,那2018年明细表底稿如下:

期初余额对A客户的未审数不是上年期末余额的未审数,也不是上年期末余额的审定数。这种情况是企业将2017年审计的账项调整分录做到了2017年,重分类调整分录都没有做账的情况下的底稿。

实务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对于重分类调整分录,存在三种情形:有的企业重分类调整分录全部做了;有的企业重分类调整分录做了一部分;有的企业重分类调整分录都没做。

对于账项调整分录,也存在三种情形:有的企业审计调整分录全部做了;有的企业审计调整做了一部分;有的企业审计调整分录都没做。

这几种情况如果混合起来,就变得比较复杂了,特别是企业重分类调整分录和账项调整分录都只做了一部分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客户或者供应商数量特别多的情况,借助Excel,先把期初未审计做个升序或者降序排列,做差比较,看看哪些有差异,有疑惑的地方找不到原因及时找企业财务人员沟通核实,提高效率。

另外补充一点,填往来款明细表的时候,很多人习惯用Vlookup函数去做,但是往往会发现:费时费力,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者问题,包括单位名称不全、有空格导致V不出来、单位名称有变更情况、数字格式、本年有新增的客户……

Vlookup函数在对方单位数量特别多的情况小,效率会很低,此处推荐一个小技巧,不一定万能,但是挺有效,实务中可灵活运用:降序(或升序)排列。

将企业提供的往来辅助明细按期初数金额降序排列,将底稿数据按照上年期末未审数降序排列,两列数据对比再做细微调整,保持顺序一致后,直接将企业本年借贷方发生额复制到审计底稿里面,搞定了。此操作最好另建新表完成。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