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形考平台任务1<成本会计作业1~4题目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形考平台任务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形考平台任务1-6答案详解

2023-03-31 04:59:34

说明:黑色部分为题目,绿色部分为答案

成本会计任务一

1.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

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日期 项目 数量 (千克) 单价(元) 1日 3日 5日 10日 11日 12日 18日 20日 30日 期初余额 购入材料 领用材料 购入材料 领用材料 领用材料 购入材料 领用材料 期末余额 200 500 300 600 600 100 900 1000 200 30 32 — 35 — — 30 — —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000(元) (2)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 B产品:8×100=800(千克) 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56×1000=35560(元) B产品=64000-35560=28440(元) (3)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560——B产品28440 贷:原材料64000 2.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

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

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

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参考答案: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 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

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 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

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0×0.5=3000(元) 合计24950(元)

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负担:36000×0.25=9000(元) 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 (2)借:应付帐款24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00 ——辅助车间95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帐款24950

3.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

(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 参考答案:

(1)产品定额工时: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 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 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 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 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A产品=2.5×3500=8750(元)

B产品=2.5×3000=7500(元) c产品=2.5×2700=6750(元) (2)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750 ——B产品(直接人工)7500 ——c产品(直接人工)6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4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500 管理费用2600 应付职工薪酬820 贷:应付职工薪酬31920

4. 201×年10月,c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甲产品17600元,乙产品为15200元;甲乙两张产品计时工资共计55200元。产品生产工时:甲产品7200小时,乙产品4800小时; 要求:

(1)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计算计时工资分配率

计时工资分配率=55200/(7200+4800)=4.6(元/小时)

(2)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甲产品应负担的计时工资=7200×4.6=3312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计时工资=4800×4.6=22080(元) (3)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0720 ——乙产品372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88000

5. 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使用40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100000元,净残值率为10%,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 要求:计算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并编制分配折旧额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年折旧率=(1-10%)/20=4.5% 月折旧率=4.5%/12=0.375% 月折旧额=500000×0.375%=1875 或年折旧额=500000×(1-10%)/20=22500 月折旧额=22500/12=1875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额为:1875×400000/500000=15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折旧额为:1875×100000/500000=375(元) 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1500 管理费用375 贷:累计折旧1875

6. 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24000元,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平均摊销。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1%。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结转差异和摊销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24000 贷:低值易耗品24000

月末结转差异:借:长期待摊费用240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240 本月摊销:借:制造费用990 贷:长期待摊费用990

7.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

(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账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设“燃料”总账核算)。 参考答案:

(1)燃料定额费用:A产品:20×500=10000(元) B产品:15×300=4500(元)

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10000+4500)=2

两种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A产品:10000×2=20000(元) B产品:4500×2=90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20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 贷:燃料29000

成本会计任务二 1.

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

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间车间。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辅助车间 供 电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报况

生产费用(元) 40000 劳务供应量 5000小时 100000度 机 修 15000 受 益 单 位 耗 用 劳 务 量 修理工时 用电度数 10000 30000 24000 机 修 车 间 供 电 车 间 500 A产品 B产品 第一车间 一般耗用 第二车间 c产品 一般耗用 企业管理部门 合 计 2800 9000 18000 6000 3000 100000 1500 200 50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

录。(分配率小数保留3位,分配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分配方向 辅助车间名称 待分配费用(元) 劳务供应数量 单位成本(分配率) 交 互 分 配 机修 供电 对 外 分 配 合计 合计 机修 供电 机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金 额 小 计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一车间 二车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辅助 车间 基 本 车 间 企业 管理 耗用数量 部门 分配金额 分配金额合计 参考答案:(1)交互分配:分配率:机修=15000/5000=3(元/小时) 供电=40000/100000=0.4(元/度) 分配额:机修车间耗电费=10000×0.4=4000(元) 供电车间耗机修费=3×500=1500(元)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0 —供电车间1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 —机修车间1500 (2)对外分配:对外分配费用:机修车间=15000+4000-1500=17500(元) 供电车间=40000+1500-4000=37500(元)

某生产车间A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A产品原材料费用如下:

(1)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147元,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投产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40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600元。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额为节约35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A产品成本负担。 (4)本月完工A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2000元。

要求:计算完工A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列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科费用

(1000—100)+24000-22000=2900 (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

[(-147-600)/(900+24000)或(22000+2900)]×100%=-3% (3)完工产品分配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2000×(-3%)=-660

(4)月末在产品分配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900 ×(—3%)= -87 (5)完工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22000—660+100—350=21090(元) (6)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2900—87=2813 (元)

成本会计任务六 一、计算题(共 6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 单位产品 每小时 单位产品 项 目 所耗工时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元) 50 49.50 本年计划 10小时 本月实际 11小时 5 4.5 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0—50= —0.5 (元)

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 (1) 第一次替代:11×5=55 (2) 第二次替代:11×4.5=49.5 (3)

(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 55-50=5(元)

(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

49.5-55=-5.5(元)

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 5+(-5.5)=-0.5(元)

2.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 要求:

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 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512—1500=12 (2)量差影响: (36—30)×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 (42—50)×36=—288(节约) 连环替代分析法 (1) 计划数30×50=1500 (2)第1次替代36×50=1800 (2)—(1) 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 价差影响—288 3. 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 计划降低率3.75%。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 产计 实 单 位 成 品量 际 本 名单 产 上年 称 位 量 实际 可 比产品合计 甲 件 30 乙 件 35 要求: (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 (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 参考答案: (1)填表: 产品名称 计 实 单位成本 总成本 900 850 830 700 690 680 平均 本年 计划 本年 实际 总 成 本 按上年实际 按本年计划 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 单位成本 计算 本年 实际 可比产品合计 甲 乙 量 际 上年 单 产 实际 位 量 平均 件 30 700 件 35 900 本年 计划 本年 实际 按上年实际 按本年计划 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 单位成本 计算 50450 20700 29750 本年 实际 690 850 680 830 52500 21000 31500 降低额(元) 1800 52500×49450 20400 29050 降低率(%) 3.75% 3.75% 2050/52500×100%= 3.9047% (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指 标 ①按计划产量、计划品种比重 、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 ②按实际产量、计划品种比重、计划 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 ③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计划 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 ④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实际单 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 (3)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降低额 降低率 ②—①产量变动影响 168.75 0 ③—②品种结构变动 81.25 0.1547% ④—③单位成本变动 1000 1.9048% 合 计 1250 2.0595% 4. 某企业某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 产品名称 可比产品合计 甲 乙 不可比产品 丙 全部产品 件 30 700 件 35 900 件 20 — — — 690 850 400 — 680 830 460 — 计 实 单位成本 量 际 上年 单 产 实际 位 量 平均 本年 计划 本期 实际 总成本 安上年实际 按本年计划 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 单位成本 计算 本期 实际 52500-49450=3050 3.75%=1968.75 52500-50450=2050 3050/52500×100%= 5.8095% 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 要求: (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 (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 参考答案: (1)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 产品名称 可比产品合计 甲 乙 不可比产品 丙 全部产品 件 30 700 件 35 900 件 20 — — — 690 850 400 — 680 830 460 — 21000 31500 — 20700 29750 8000 58450 20400 29050 9200 58650 52500 50450 49450 计 实 单位成本 量 际 上年 单 产 实际 位 量 平均 本年 计划 本期 实际 总成本 安上年实际 按本年计划 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 单位成本 计算 本期 实际 (2)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58650-58450=+200(超支) 200×100%/58450=+0.34%(超支) (3)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 实际数为58650/102000×100%=57.5元/百元 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 但本月产值也大, 从产值成本率分析来看, 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 总成本超支主要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而可比产品甲、乙产品成本却比计划和上年度实际降低了。须进一步费查明丙产品成本超支和甲、乙产品成本下降的原因。 5.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成本项目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上年实际平均 1862 150 248 2260 .单位甲产品耗用原材料的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 原材料消耗(千克) 原材料单价(元) 要求: (1)分析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 上年实际平均 950 1.96 本年计划 900 2.10 本期实际 890 2.30 本年计划 1890 168 212 2270 本期实际 2047 164 209 2420 (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

(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 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950×1.96=1862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900×3.1=1890元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 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900)×2.1=-21元

2)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2.3-2.1) ×890=178元

合计 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 6.

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 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

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

(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参考答案:

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245000/243000)×100%=100.82%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250000—245000=5000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000/250000)×100%=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5000—4800=200(元) 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 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

产品名称: 年 月 完工产量: 项目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产品名称: 年 月 完工产量: 项目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参考答案: (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000 直接材料 9000 90000 99000 94500 4500 直接人工 1108 4446 5554 5000 554 制造费用 600 2700 3300 3000 200 合计 10708 97146 107854 102500 5354 直接材料 39000 40000 79000 66000 13000 直接人工 6939 10374 17313 15000 2313 制造费用 4050 6300 10350 9000 1350 合计 49989 56674 106663 90000 16663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制造费用 合计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90000 (2)成本还原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94500 直接材料 66000 直接人工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分配率=94500/90000=1.05 (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500 1.05 —94500 69300 69300 15750 20750 9450 12450 0 10250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5000 15000 3000 9000 102500 90000 制造费用 合计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500

2. 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 项目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半成品 15200 — 直接材料 — 18240 直接人工 6420 6980 制造费用 5880 5180 合计 27500 30400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 100件 项目 还原前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中半 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 参考答案: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 100件 项目 还原前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中半 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00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0.5 15200 18240 直接人工 6420 6980 3490 制造费用 5880 5180 2590 27500 30400 0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15200 9120 产成品单位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 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 半成品成本还原 :原材料=0.5×18240=9120 直接人工=0.5×6980=3490 制造费用=0.5×5180=2590 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120 直接人工=3490+6420=9910 制造费用=2590+5880=8470

3. 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该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表: 产 品 成 本 明 细 账 车间:第一车间 产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 项目 月初在产品 费用 费用 生产费用 配 率 合计 成本 本月 分 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 月末在产品费用 定额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定额 实际 8700 15000小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8253 4575 8900 6300 3000 6100 6000 10000小时 21728 15400 表注:分配率保留三位小数 产 品 成 本 明 细 账 车间:第二车间 产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 项目 月初在产品 费用 费用 生产费用 配 本月 分 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 月末在产品费用 率 定额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定额 实际 成本 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11000 1100 3700 1000 小时 制造费用 合计 1950 3050 8850 小时 12550 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产成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份额 第二车间份额 总成本 单位成本 合 计 要求:(1)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结转产成品成本。 (2)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产 品 成 本 明 细 账 车间:第一车间 产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 项目 月初在产品费用 费用 本月 生产费用合计 配率 分 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 月末在产品费用 定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定额 实际成本 额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8253 4575 8900 21728 6300 3000 6100 14553 7575 15000 0.99 8700 8613 24.61 12.99 25.71 63.31 6000 5940 0.303 15000 4545 0.60 10000 3030 9000 22158 6000 14970 15400 37128 产 品 成 本 明 细 账 车间:第二车间 产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 项目 月初在产品费用 费用 本月 生产费用合计 配 分 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 月末在产品费用 率 定额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定额 实际 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1100 制造费用 1950 合计 3050 3700 8850 4800 10800 0.4 0.9 11000 4400 9900 14300 12.57 28.29 40.86 1000 400 900 1300 12550 15600 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产成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份额 8613 4545 9000 第二车间份额 4400 9900 14300 总成本 8613 8945 18900 36458 单位成本 24.61 25.56 54 104.17 合 计 22158 4. 某企业对甲原料进行分离加工,生产出A、B、c三种产品。其产量为:A产品100公斤,B产品600公斤,c产品400公斤。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直接材料5090.40元,直接人工1696.80元,制造费用3393.60元。产品全部完工。单位销售价格:A产品10元,B产品8元,c产品5元。 要求: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采用系数法分配计算三种产品成本(按售价折算系数)(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产 品 成 本 计 算 单 产量 折算 系数 总 系数 生 产 费 用 合 计 直接材料 产品别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 计 合 计 参考答案: 产 品 成 本 计 算 单 产量 折算 系数 总 系数 生 产 费 用 合 计 产品别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1000 1 1000 3030 1010 2023 969.6 404 3393.6 6060 2908.8 1212 10180.8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 计 600 0.8 480 1454.40 484.8 400 0.5 200 606 1680 5090.4 202 1696.8 合 计 — 5.

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