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注册会计师的真实收入情况<国内注册会计师有多少人>

注册会计师的真实收入情况

11月13日财政部会计司公布了《2017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情况报告》。

注会菌将这份报告下载了下来,发现里面包含的数据还是很重要的,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收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情况以及注册会计师的的人员分析。今天注会菌就跟大家来看一看所有人都关心的注会收入的问题。

很多人考CPA,最主要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升职加薪了,获得更好的职业待遇。在没考下CPA之前,很多人通过道听途说,得知注会的薪资有多高,或者有多低......这都不是很权威。现在通过官方的数据来看看注会的待遇到底怎么样?

财政部行业大数据:

注册会计师收入全面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财政部统计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收入是指专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收入,主要是指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的收入,并不包括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在其它行业的收入,需要有所区分。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总体可分为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后者包括税务、咨询、会计服务、其他鉴证服务等。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要支出就是职工薪酬、差旅费、办公、咨询、劳务费,这符合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行业的基本特征。

那么,注册会计师们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呢,财政部公布的这份文件中也有说明。

从各职级人员薪酬支出分布看,合伙人工资薪酬支出29.37亿元,高级经理38.23亿元,经理38.55亿元,其他人员155.73亿元。需要说明的是,合伙人的工资薪酬支出特指固定薪酬,未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向合伙人分配的剩余收益(分红)。

2017年度,全行业合伙人平均工资薪酬为10.35万元(由于合伙人以分红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平均工资薪酬较低属正常现象),高级经理平均工资薪酬为22.92万元,经理平均工资薪酬为12.70万元,其他人员平均工资薪酬为9.25万元。

总体来看,员工平均薪酬与事务所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以高级经理为例,11家H股所中的平均工资薪酬是其他证券所的2倍,是非证券所的5倍,这既是专业水平知识和从事复杂业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注册会计师阶梯流动集聚效应的体现。

注册会计师的真实收入!

很多人看到平均薪酬这么低,高级经理平均工资薪酬为22.92万元,经理平均工资薪酬为12.70万元,其他人员平均工资薪酬为9.25万元......这个数据难免不让人产生怀疑:

有人曝光了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即使是项目经理的年薪都已经是30万了,更何况是高级经理。

而还有网友曝光了部分内资所存在工资及奖金通过费用报销形式发放的情况,因而拉低了整体统计薪酬的均值。

(该评论来源于四大新鲜事儿)

好吧,一般统计平均薪酬的时候,别的行业数据一出来,大家直呼拖后腿,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计数据一出来,大家直呼平均薪酬拖后腿了......

那么,真实的注册会计师到底能有多高的工资?

我们以四大为例,今年9月底,四大刚刚经历过一场调薪风暴,不仅应届生提高了起薪,其它级别的人员工资也或多或少涨了。

说实话,看到上面各个级别的工资你是不是有点晕?反正注会菌是有点晕的。

在四大,无论是晋升还是工资都相对来说比较透明。在四大,晋升体系是这样的,从审计小白到高级审计基本上需要两年的时间。

在四大,工资不仅仅只有基本工资,我们以普华永道某位大神在秘蜂上晒出的工资单为例(应该是经理):

四大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周末加班费(OT)、差旅费补贴(OOT)、奖金(Bonus)

其中,大家最关心的某过于奖金了,上图中这位大神(应该是经理以上了)晒的工资单中,奖金就有28500!不得不让人羡慕。

而Q-pay,即指考出资格证书,公司给予的奖励。一般前2年是1000--1500左右,高级审计员在2000 -- 3000 之间,关于这一项,四大都有自己的标准。

图源:直通四大

在四大也是非常重视证书的,四大人还给我们补充了:

考过cpa一般第1年(研究生毕业自带cpa的大神)~第2年1000,第3年2500,第4年~第5年3000,第6年(升经理)开始没有了。

德勤的职业资格奖励之前是2000/月。现在已调整到3000/月。

后来注会菌了解了一下,德勤应该是工作第四年才有这么高的补贴。

很多人在拿到CPA证书之后都选择在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在这里,你能明确一两年就会得到晋升,也能明确自己的薪资将会涨多少,职业规划非常地明确。

当然,如果你选择离开会计师事务所,可选择的路依然很广,投行、证券、金融、银行、企业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待遇也许更高!

很多人觉得,考完CPA不去会计师事务所是不是就没有前途了?证书是不是就废了?

我刚刚也说了,成为注册会计师,不是只有会计师事务所这一条路。你的选择会更加宽阔。而且待遇可能会更高!

截至2018年9月底,中注协会员人数已经接近25万,而非执业会员远远超过执业会员。

这些人为什么选择不执业?不执业的注册会计师都去哪?

考取CPA,但不执业的原因

为什么进入行业后不久,大家会纷纷选择离开?可能有三点原因:

1、收入不高

从普通审计员成长为注册会计师,花费的时间较长。而取得资格后,又因收入涨幅感人,大多选择转行。

和金融、咨询、大企业集团的内审相比,会计所薪资竞争力的确不高。

在不考虑特例情况下会计所薪酬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中国四大>本土八大>其他

2、风险不低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监管信息:2008-2016年87名注师、18家会计所被罚,罚款分别合506万、5000.7万。证监会对注师采取的措施一般为警告并处罚款,对会计所则为没收收入并处罚款,严重的还有撤销证券业务资格,比如深圳鹏城、中磊。

在当前法律环境下,犯错的大所注师,承担行政责任的多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少,加上有职业风险金缓冲,和小所比起来还是比较安全的

3、性价比感人

审计是生产性服务,客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决定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行业的超额利润基本消失,甲乙双方势力此消彼长,以至于甲方更敢压价。

乙方被逼降价,收费下滑,连带利润空间被限缩,个人所得亦不断摊薄。

又因我国实行统一会计年度,审计工作量过于集中,导致职业体验感不佳。部分注师会因为家庭和健康原因,选择转行。

再就是市场上的优质客户总量有限,行业的模仿成本又较低,技术壁垒薄弱。而后进者不断茁壮,入高端市场抢食,让本已激烈的竞争,愈发激烈。

分蛋糕的多了,便想起如何把蛋糕做大,只是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不执业,那我的CPA是不是废了?

看到这里,很多考生心里凉了一大截,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优势没有以前那么明显,那我的CPA是不是废了?

当然不是,非执业CPA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