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2023年新个税税率表 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个税法税率表>

2023年最新个税法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使用示例:

A个人于2018年12月取得20000元工资收入,在不考虑其他所得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情况下,假设五险一金为4000元,再减去个税草案中的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4000元-5000元=11000元,再用11000元去找对应的级数,由于11000元在3000元和12000元之间,应选择第二级,即适用10%的税率和210元的速算扣除数。

计算方式:

11000元×10%-210元=890元

因此A个人在2018年12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90元。

批量计算怎么办?别发愁,我们有excel快捷公式奉上,还是刚才的例子,用A个人收入20000元,再减去五险一金4000元,求得16000元,填写在表格D3处:

再在E3处直接复制以下公式:

=ROUND(MAX((D3-5000)*{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1、个税详解

跟之前比起来,每个月个人纳税额大幅度降低。

按现有税制计算个人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 综合所得-3500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依法已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按税改后税制计算个人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 综合所得-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依法已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专项附加扣除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 按月收入10000计算,在每月缴纳保险2000,且未提供专项附加扣除凭证的情况下:

现有税制应缴纳个人税:

应纳税所得额 =10000-3500-2000=45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1500*3%+(4500-1500)*10%=345元

税改后应缴纳个人税:

应纳税所得额 =10000-5000-2000=3000元

应缴个人所得税额 =3000*3%=90元

可以为我们节省255元。

(举例,仅供参考)。

2、关于抵扣项目的增加

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赡养父母所需费用不再被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新增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关于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扣,是否需要子女教育的入学证明、赡养老人证明、住房租金合同等凭证,相关部门也有回应:

“原则是尽量简化手续,便于操作。在设计流程时,能通过系统查验的,尽量不要求纳税人提供证明。”在之后发布的法规中也会日趋完善相关问题。

所以说,具体怎么执行,2023年将是实践和摸索的一年。

3、个税调整,你拖后腿了吗?

通过个税新率表来看,应纳所得税额在4500-25000之间收入的人感受比较明显,他们会有超过50%的税额降低。网友阿文感叹自己这次又拖后腿了,因为调整后他的应纳所得额为0,说明他扣除“三险一金”及抵扣项后,收入不足5000元。

在日渐增长的消费水平面前,阿文依然慌得一比。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他需要更有上进心。要么通过完成更高的业绩,拿到提成,增加收入。要么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管理或者专业领域获得晋升,增加收入。

6个要点帮你读懂个税变化

个税起征点提高,机构测算:超1亿人无需再缴纳个税;6大专项附加扣除涉及面广,中年工薪族更享优惠

2023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个税法”)将正式实施。新个税法中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等规则的落地,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也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随着新个税法的实施,你的个税能少缴多少?能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申请需要注意什么?快收好本期个税“大礼包”。

焦点1

超1亿“交税一族”有望变“0税一族”

根据税务部门的部署,5000元/月的个税起征点及相关税率已在2018年10月份实施。“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根据2017年末中国城镇就业人数4.2462亿人计算可得,旧个税法的纳税人数约为1.87亿人,修改个税起征点后纳税人数将降至64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有超过1亿人无需再缴纳个税。

程丽华称,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后,国家的税收一年大致要减3200亿元。

这一政策已经让不少纳税人享受了减税这一好处。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孙先生称,2018年10月1日之前,他每个月要交500多元的个税。但10月1日之后,孙先生每个月交的个税就下降到了140多元,每月节税360元。

北京的职员王玲(化名)也向记者展示了最近几个月的工资条:“9月份我的工资是7000多元,扣掉1500多元的保险后,还要交96.46元的个人所得税,到10月份,公司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只有24.87元了。虽然省不了太多钱,但也够吃几顿饭了。”

李女士则因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变成了“0税一族”。李女士在广东的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每月收入大约三四千元。“十月份之前,我大约要交税20多元/月,十月份后再发工资,都不用交个税了。”

焦点2

累计预扣法:收入极度不均者可减税

按照税务部门部署,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将采取累计预扣法计算。

累计预扣法,指的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称:“累计预扣法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因此无须再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汇算清缴;另一方面,对需要补退税的纳税人,预扣预缴的税款与年度应纳税款差额相对较小,不会占用纳税人过多资金。”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解释称,“按月交税时,假设一位工作者第一个月的收入是3000元,不交税,第二个月的收入是2万元,按5000元免征点交税,总共免征额为8000元,但如果按累计预扣,那么两个月的免税额就有1万元。”累计预扣法对于月收入极不稳定纳税人而言,能够起到减税的效果。

焦点3

元旦后发年终奖,应纳税额有的“打三折”

2023年1月1日后,针对年终奖个税扣除的月度税率表也发生了调整,如果按照新的税率表,许多纳税人如在2023年才发年终奖,应纳税额将出现明显下降。

记者将年终奖按5000元为一档测算应纳税额,如在元旦后才发年终奖,年终奖在2万元-3.5万元区间,则纳税人将比往年少缴纳约69%的个税。如果年终奖在5.5万-10万元之间,纳税人可以享受到约五折的应纳税额的折扣。不过,如果年终奖在4万-5万元,或者5000-15000元区间,所对应的新旧税率表中的税率是一样的,所以纳税人感受并不明显。

不少职员对记者表示“扎心了”,“年终奖不到2万元,打三折享受不了。”在金融公司做内勤的周舟(化名)表示:“个税政策对年终奖不高的我来说,略显尴尬。”

但对一些纳税人而言,新税率确实能减不少应纳税额。在北京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的杨先生表示:“我的年终奖一般是4到6个月的工资,大概是4万元到6万元。”如果杨先生的年终奖在年后发,并且年终奖在4-5万元区间,那么他在2023年收到的年终奖跟之前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如果年终奖是6万元,那么杨先生2023年到手的年终奖就能多领5655元。

焦点4

6大专项附加扣除:中年工薪阶层福音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2023年个税变化的一大亮点。

据国务院印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简称《办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指的是如果纳税人的条件,符合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中的一项或多项,就可以根据定额扣除或是限额扣除的方式,来减少纳税人的月度应税收入,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负。

对于一位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背负百万房贷的中年工薪阶层来说,这样的政策无疑是“及时雨”。该《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注意到,《办法》的正式文件与10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部分项目扣除的金额有所提升。《办法》还规定,大病医疗扣除还允许选择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也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张斌解释称,“这是重大改变,征求意见稿只允许本人扣除,但纳税人生病的时候往往没有工作或收入下降,这里增加了配偶扣除,是很大的进步,而且未成年子女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扣,这使得大病医疗扣除可以让纳税人获得实在好处,照顾面很广。”

焦点5

算账:家庭支柱专项扣除每年节税过万

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之后,纳税人每年到底能少交多少呢?

假设北漂上进青年吴青,26岁,和女朋友一起在北京闯荡,租房住,父母均未满60岁。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为1.2万元。为了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吴青在工作之余,还报了个在职研究生。

按照规定,吴青能享受“住房租金”以及“继续教育”两个专项附加扣除。按此计算,他2023年全年需要缴纳3600元的个税。而如果无法减去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那么吴青2023年全年则需要缴纳5880元的个税。对比来看,全年吴青可节税2280元。

如果是家庭负担比较重的中年支柱,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就更为明显了。例如肖缘,是二胎家庭的上进爸爸,40岁,北京人,独生子女,父母均已年满60周岁,大女儿上初中,小女儿上小学,名下有首套北京二环的房子正在还月供。但由于工作原因,肖缘并不住在北京,而是常驻天津,所以他在天津还需要租房住。肖缘还报了MBA。

肖缘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是2.5万元/月。那么肖缘2023年到底能少交多少税?

按照相关规定,肖缘能够享受“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按规定,这两项附加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享受,选择住房租金可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