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影响下,上海、深圳、东莞、广州、长春、北京等地部分区域相继宣布暂停堂食,缓慢回血中的餐饮业再次遇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餐饮收入1065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8%,同比增长0.5%。3月份,疫情蔓延至我国30个省份,对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形成冲击,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餐饮业遭受严重影响,同比下降超过16%。其中,3月份的社零总额同比下降3.5%至34233亿元,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4%至2935亿元,是202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随着国内外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加大,全国各地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一季度,国家和各地区助企纾困政策频出,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餐饮业提出了“对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等7条扶持措施。3月28日,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动中央企业抓紧抓实抓好2023年房租减免工作,切实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渡过难关。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区也因地制宜推出纾困政策,包括安徽、青岛、南京、北京、广州等省市出台缓缴或减免住房公积金、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经营成本、发放消费券、推动预制菜发展等专项措施。5月,广东、山东等地区相继发布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大力推进行业发展。
虽然疫情使得餐饮行业在短期面临较大压力,在国家不断出台纾困托举政策的背景下,充满韧性的餐饮业有望逐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