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个税APP申报时发现“被入职”陌生公司!原因终于清楚了<盗用别人信息申报个税怎么处理>

个税APP申报时发现“被入职”陌生公司!原因终于清楚了

原标题:个税APP申报时发现“被入职”陌生公司!原因终于清楚了…

来源:广州本地宝

近日,很多网友反应

自己用个人所得税App填报相关个人信息时

发现“被入职”从未见过的一家陌生企业

如果在APP内发现“被入职”从未见过的陌生企业,

可以通过在App上发起在线申诉解决。

网友:莫名被一企业“雇佣”2年

近日,有网友在使用该App填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发现了莫名其妙“打多份工”的问题。

上述网友还写道,“竟然查到我从2015年开始就被挂在其他的单位了,2017年开始在这家食品公司每个月都有0纳税的记录。

这种到底是什么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2017年曾有报道:上海闵行居民戴先生明明无业20年,有关材料却显示:从2005年以来,先后有两家公司一直向他支付薪水,但他对此一点都不知晓,也从没领过这些钱!对此,当时的涉事公司曾明确告诉周到记者,“冒用信息是为了给临时工发工资!”

当时正因为当事人无从核实,直到在申请经适房时,才发现两笔来路不明的工资,让原本够条件申请经适房的他一度被排除在外。

企业冒用信息可能为避税

如果该网友能够100%确认该公司此前从未和他发生过经济往来,那么他很可能是遭遇了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的情况。

据介绍,冒用他人信息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分为两种行为,第一种是个人冒用,例如实际用工人员没有到达法定用工年龄或是自身有不良记录无法被录用单位录取等。

展开全文

另外一种就是企业行为,即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身份信息来绑定利益。“例如之前,一个单位用工人员的收入是9000元,就可以利用三张身份证,拆分成三个人的收入,做到个税起征点之下,就达到避税的效果。”

那么这些身份信息又是如何获得,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呢?

获得个人信息的途径很多,例如身份证外借流出,“也不排除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身份信息。一些企业往往会把这些冒用人员的工资做在纳税标准以下,每个月再向有关部门进行‘零申报’即可。”

危害:导致纳税人年度综合所得升高,影响个税缴纳

相关专家表示,由于新个税法明确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如果信息被盗用,可能导致该纳税人年度综合所得升高,最终影响个税缴纳。

解决办法:若无经济往来,可APP线上申诉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手机App软件则从2018年12月31日起已正式上线。

个税APP上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核验信息,避免身份证被盗用,无故多纳税。

如果个人纳税人在注册个人所得税APP时对任职受雇信息有异议,可以在APP上发起在线申诉,保障自己权益。

对此,小编查询了APP的相关功能,发现操作也颇为方便。

首先点击个人中心中的“任职受雇信息”,如发现页面内公司与自己从来没有经济往来,可直接点击右上角的“申诉”按钮,申诉类型选择“从未任职”即可。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还是要好好回忆下这些信息中是否有过经济往来或曾任职公司,这些都是证明公司曾为你申报过个税的凭证,都不用申诉。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