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卫浴企业,跨界找机会<卫浴企业>

卫浴企业,跨界找机会

出海,比想象中难

当前卫浴企业出海有一个普遍问题:始终不在主流市场之中。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整体卫浴市场份额最高,占比37%,其次为欧洲地区,市场份额占比为31%,北美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9%。

由于国内企业早期出海较慢,错过最佳时期导致难以打入欧美等主流市场中,以国外家电为例,早起国外大品牌企业把握了好时期,在家电尚未普及的时期销往全球,迅速占领市场,即使后期日本家电乏力,但早期打响的品牌国际影响力,为其国家企业的出海打好了基础。

从出口国情况来看,我国的卫浴主要还是销往于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比如国内卫浴品牌龙头企业,近两年来加大了东南亚、南亚、东欧、非洲等国家的布局,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万个销售网点,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卫浴市场品牌集中度较低,这也许是国内卫浴品牌落后于外资品牌的原因。

出海还面临一些不可抗因素,导致出口不顺。比如在疫情期间,由于疫情及地缘政治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增长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出口卫浴承压,市场开拓困难,产品利润空间小。

据中国建筑陶瓷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多种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出口量均有下滑,唯一例外的淋浴产品,出口量出现两位数上涨。受单价普遍上涨的影响,多数类别的产品出口额同比上升,但单价涨幅不难覆盖各类成本的上涨。值得关注的是,在卫生陶瓷出口单价不升反降,外向型企业出口利润受到挤压。

卫浴企业,跨界找机会

在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之余,行业外部的环境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先来看看风险。

卫浴赛道是和地产行业强挂钩的行业。2023年,地产行业被迫大变局,继我们耳熟能详的恒大暴雷后,地产暴雷破产频发,而卫浴行业作为下游也受到了诸多影响。

即便保交楼、降息等政策的出台,依旧没有使企业从地产暴雷的负面漩涡中抽身出来。据地产大数据显示,2023年商品住宅精装开盘项目总计2015个,同比下降42.2%。作为标配商品,坐便器、花洒、洗面盆、浴室柜均保持在140万套左右,同比呈腰斩式下滑。

显而易见,地产造成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市场需求下滑,企业库存增加,经营风险增大。多数卫浴行业的企业都面临了此问题。

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2.67亿元,同比去年三季度的56.17亿营收,非但没有增长,营收还减少了3.5亿元。

那么,在出海坎坷、国内竞争激烈的卫浴赛道中,如何延续高增长?

总体趋势上来说,卫浴企业选择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比如跨界做家居,打造协同生态。

从细分领域来说,除了上文所提的智能卫浴,定制卫浴也是一大趋势之一,中国的定制卫浴具有低普及率和高增长率的双重趋势,所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家居圈中跨界其实是很平常的事,各家居细分赛道之间不断跨界,导致多数品牌走向大家居的发展路径,这也是国内的卫浴赛道品牌集中度较低的原因。

促使卫浴企业积极转型,打破原有业务框架的原因在于,单一品类的市场增长已跟不上多数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后,跨界不仅在新领域中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