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技术环节有哪些?
理养猪生产的技术管理包括如下几项工作:(1)建立完备的生产记录,根据生产记录每月统计一次。(2)找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3)建立猪场生产技术档案,以总结经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4)参照《规模化猪场操作规程》,制定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技 术指标,并组织下达和落实。(5)对新的生产技术,安排对比试验,通过筛选,找出适合本 场的技术措施和方案,由点到面地逐步应用、推广,真正做到科学养猪。
当前养猪业疾病产生庞杂,新病层出不穷,宿病又一直发生.
如何才干进步养猪效益,获取更大的效益呢?笔者以为下面两点应引起足够的意识:.
创立良好的环境.
长期以来,养猪户对养好猪的多少个基础因素,即:种类,养分,管理,疾病都十分器重,唯独对环境的关注可能就疏忽了大米.
可是在实际生产中养猪效益好的多少种方式,母猪和仔猪是较难养的,出产成就好的往往就是那些心细,勤快,充斥爱心的饲养员,而并不是那些眼高手低的实践家.
心细能让饲养员敏感地感觉气象变更,从而对猪的管理相应转变;勤快则让饲养员在猪的饲养环境呈现不良景象时即时去改良.
通过细心察看和大批的实验,笔者认为合乎以下前提的才是最合适的猪舍环境,即:产房温度23~25℃,猪仔进保育舍的第1周温度为27~29℃;地面坚持干燥,透风良好,空气对流,氨气浓度让人感到不到,对栏舍彻底消毒,实施全进全出,病原微生物降到最低限度的.
防备蓝耳跟圆环病毒.
目前猪病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蓝耳和圆环病,只有猪体被其它病毒菌沾染了不配种(不爬跨)公猪如何进行调教?,那么蓝耳和圆环病毒确定会不失机机地访问该病猪.
假如再碰上环境恶劣,那么猪场的疾病暴发就在劫难逃了.
所以,为了预防蓝耳和圆环病毒,笔者倡议采用如下饲养管理办法:.
自场树立中心群留种,有必要引种时要到固定的健康种猪场引进健康猪种.
履行全进全出豢养治理法.
猪舍空出后必需全方位消毒并隔上一段时光再入猪肉苗鸡.
制定迷信的免疫程序,减少所有应激.
如尽量少注射,不转群,不混群和不容易换料等籽棉.
虾降饲养密度,留神猪舍整齐干燥,通风良好,无燥音,无异味生猪价格走势.
原料抉择:防止病毒的潜在迫害.
说起养殖业,我们普遍认为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过去好多年,搞养殖的大多是农村里相对收入较低又无法出去打工的人家。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现在养猪也是一门技术性的事业了,尤其是大型养殖场,都要配备技术专业人员。
我个人的见解,养猪的主要技术还是在种猪方面,自繁自养在母猪和公猪上多下功夫,如何在不透支他们的繁育年限上多研究多投入。实验也证明种猪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可以提高精液质量和数量。对母猪的发情配种及产仔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另一个技术含量需求较高的应该是初生仔猪,提高成活率以及提高断奶重量是养猪人追求的目标。而仔猪腹泻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养猪要注意以下5个环节:
1:饮用水源要保持干净,猪槽有充足的饮水,水质符合 国家规定的人畜饮水要求。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孳生,还要常给猪舍猪场消毒,防止蚊蝇乱飞带来细菌的传播。
2:环境要好,猪舍夏天要保持通风,天气闷热的时候,猪舍要安装电风扇,给猪舍降温。冬天要注意保暖,白天窗户打开,晚上关闭窗户。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 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 要求。猪场周围3千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厂、肉品 加工厂、屠宰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 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 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千米以上,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 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等有效屏障,养猪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 与生活区、行政区相隔离的原则。
3:引种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的种猪 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
4:饲养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NY 5032的要求。
5: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 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营养水平不低于GB 8471要求,不应给 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
1、保持猪舍的清洁
夏季是蚊蝇出没旺季,不仅造成猪场生产环境恶劣,更重要的是给猪场防病带来了困难。所以,要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的消毒。
同时,必须重视空栏消毒工作,做到彻底空栏,坚持“全进全出”原则。使用对环境适应范围广的消毒剂品种,如氯制剂等;夏季阳光充足,能使有些消毒剂迅速分解而失效,如聚维酮碘、络合碘等不宜在室外使用。
2、科学饲喂,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新鲜
夏季应多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青绿饲料和果皮如西瓜皮等清凉饲料;在混合料中适当添加咸味、鲜味或香味等调味剂,以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猪的采食量,禁止饲喂发霉饲料。
夏季喂猪可一日喂4次,为减少猪在最热时段的活动量,可于4:00、10:00、16:00、21:00各喂一次。要保持食槽内有充足的清凉饮水。每天还要给猪饮1次0.5%的淡盐水以调节体温。
3、植物绿化,改善场区小气候
猪场内减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以降低地面温度。增加猪场地面绿化面积,可降低猪舍环境温度3~4℃,减轻热辐射80%。但高大树木不宜多种,影响通风,也能招来野鸟对防疫不利。
4、盛夏一定不要采用往猪身上泼冷水的方法给猪降温
如果天气炎热,可以在猪圈一角挖坑,坑内放足凉水供猪洗浴。
5、积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除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外,针对高温季节多发病,如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仔猪黄白痢、球虫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等病,也要做好防治工作。
1、品种环节,适合市场的品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2、饲料环节,猪每天都吃饲料,营养丰富的饲料是猪健康的基础;
3、防疫环节,养猪重在...
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决定釆取生喂或熟喂,应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疾病发生为原则,豆科籽实、菜耔饼、棉籽饼、马钤薯等等,精料和多汁饲料中因含有毒物质应,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
猪种是决定肉猪的总体质量,务必要选用良种!
良种,泛指那些品质好、生长快、抗逆性高、性状稳定以及能很好的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并适用于规模化养殖的猪品种。但养殖户实际饲养时,需要根据自身饲养的目的来进行确定。
养猪都注意什么事项?
如果是想要肉猪肉质好,如蓝塘猪、太湖猪、宁乡猪等就是良种;
如果是为了盈利,则杜洛克、长白、大白,以及瘦肉型猪就是良种。
我国主要猪种有哪些?分别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国地大物博,民风各地不一,区域气候也千差万别,所以人们选种的要求也不一样。在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最终形成了许多特色的地方猪种。又根据其各种特点,将其分为六大类型——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1)华北型。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此类猪种体质健壮,骨骼发达,四肢粗壮,背腰狭长,腹不太下垂,肌肉发达。头较平直,嘴筒长,耳大下垂,毛粗密,多为黑色。母猪性成熟早,繁殖性能强,窝产10头~12头,乳8对左右。耐寒、耐粗饲料,但增重较慢,板油多,屠宰率较低,一般60%~70%。典型猪种有东北民猪,西北的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和沂蒙黑猪等。
(2)华南型。分布于南岭和珠江以南地区。表现为“矮、短、宽、圆、肥”的外部特征,腹大下垂。头相对较短宽,嘴短、耳小,毛多为黑白花。母猪性成熟早,但繁殖性能稍差,窝产8头~9头。耐热,早熟易肥,皮薄肉嫩,属脂肪型猪种,屠宰率75%。典型猪种有蓝塘猪、陆川猪、香猪、五指山猪、粤东黑猪、槐猪和滇南小耳猪等。
(3)华中型。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但体型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与华北型之间。母猪产仔数10头~12头,乳6对~7对。生长较快,经济成熟较早,肉质细嫩,屠宰率70%左右。典型猪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花猪、武夷黑猪、莆田猪和大围子猪等。
(4)江海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的过渡地带。主要由华北型与华中型杂交选育而成,外形和生产性能因类别不同而差异较大。共同特点为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头中等大,耳大下垂。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母猪平均窝产13头以上,乳8对以上,经济成熟早,增重快,屠宰率在70%左右。典型猪种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猪、姜曲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
(5)西南型。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头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毛猪。繁殖率中等,窝产仔数8头~10头,乳5对~6对。肥育能力强,屠宰率65%~79%,多属肉脂兼用型。典型猪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和雅南猪等。
(6)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体型小,似野猪,头狭长呈锥形,腹小而紧收,臀倾斜。毛为全黑或黑白花。繁殖率低,乳5对居多,窝产仔5头~6头,哺育率不高。成年体重小,属晚熟品种。肉味醇香,但屠宰率较低,仅65%左右。典型猪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猪。
我国瘦肉型猪种有哪些?又分别有着怎样的典型特征和生产性能?
我国饲养的瘦肉型猪种主要是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等。
(1)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著名瘦肉型猪种,1964年引入我国。毛白色,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前倾,背腰长,腹线平直而不松弛,前躯窄、后躯宽,呈流线型,肋骨16对~17对,大腿丰满,蹄质稍纤细。性成熟较晚,母猪初产10头左右,经产10头~12头,乳6对~8对。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猪6月龄达90千克~100千克,屠宰率在72%左右,瘦肉率66%。
(2)大白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地区,属大型瘦肉型品种。毛白色,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高,后躯丰满。性成熟较晚,繁殖率强,初产10头,经产12头,乳7对~8对。后备猪6月龄达100千克,屠宰率达74%左右,瘦肉率63.5%。
(3)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体质健壮,抗逆性强,饲养条件比其他瘦肉型品种低。毛棕红色,深浅不一;头小清秀,嘴筒短;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耳尖下垂;背腰平直或稍弓,体躯宽厚,全身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多直立。繁殖性能稍低,初产8头~9头,经产10头左右。乳5对~6对。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瘦肉率达68%。
猪的生长发育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猪仔出生后,根据其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一般将其划分为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几个阶段,各阶段会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
(1)哺乳阶段。仔猪出生至断乳阶段,一般为3周~5周。哺乳期仔猪由于抵抗力和适应力较低,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导致生病,如果再饲养管理不当,会导致死亡。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乳猪成活率和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2)保育阶段。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这一阶段,一般是5周。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加上饲料类型和环境发生改变,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刺激,这一阶段猪仔很容易掉膘,且体质虚弱,发病率增加,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断乳后仔猪的饲养管理同样十分关键。
(3)生长肥育阶段。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直至出栏这一阶段,一般为饲养7周左右(约70日龄~180日龄)。此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的,也是养猪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应加强营养供给,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搞好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和疫病防治工作,以保证肥猪的生长发育良好。
母猪的生产周期分为哪些?
包括空怀、孕期和哺乳等几个时期,相对应的是配种、接产和断奶等几个主要的技术环节。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时期母猪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增加生产效益。母猪生产周期中各阶段的饲养时间如下:
断奶至配种阶段(饲养1周~2周)——配种怀孕阶段(饲养16周)——分娩哺乳阶段(饲养3周~5周)。
理想的后备公猪长什么样?
理想后备公猪体质务必要结实紧凑,肩胸结合良好,背腰宽平,腹大小适中,肢蹄稳健。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如毛色、耳型、头型和体型等。公猪发育良好,大小相同,整齐对称,摸起来感到结实但不坚硬,无隐睾或单睾,无疝气以及特殊疾病。
那理想后备母猪长什么样?
理想的后备母猪腹线两侧的乳有七对以上。突出且排列整齐,;趾大小均匀,间距合理;前后肢系部、膝、跗关节支撑理想;尾根高起,生长在臀部合理的位置;体长、背腰平直;后腿长且肌肉丰满,但并不呈“球状”;前后肢之间宽度合理;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面颊清秀;体躯相对较瘦,肌肉较明显。
如何进行选配以达到最大生产效率?
选配指的是猪的配种原则,用来确定哪头公猪和哪头母猪配。选配和选种一样,是改良猪性状的手段。为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应合理异质选配和同质选配。具体以瘦肉率为例来说明,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较低,就一定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公猪与其交配,这就是异质选配;但如果某母猪其瘦肉率中等,因为瘦肉率太高对猪其他的生产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好选瘦肉率也中等的公猪与其交配,这就是同质选配;以次类推,可以考虑多个性状的选配。养猪都注意什么事项?
一般纯种选育时,多采用随机选配;商品猪生产中,进行杂交的品系间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即一般为异质选配。
目前危害养猪种的主要疾病有哪些?养猪都注意什么事项?
猪病呈现种类多而复杂的特点,大体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以及营养代谢病等。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病毒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细菌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和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猪弓形体病。
您好,我是千头母猪场管理人员,做饲料和养猪技术服务十年,有需要可关注多沟通,下面稍微讲几个观点吧。
养猪首先就是要采购种猪或者猪苗,那就品种是关键,要考虑好养什么猪,当地适合卖什么猪等,品种不一样长速及体型产仔率都不一样,比如美系母猪体型好,丹系母猪产仔率高等。然后就是采购饲料方面问题,原料方面要质量好,添加剂也要考虑好用哪个牌子,每个公司效果都不一样,需要做实证。以上两方面弄好后就可以正常生产了,就轮到防疫保健这块了,疫苗要选好品牌,要做好疫苗规划(针对本场情况而定)定期做好保健预防工作。生产上管理细节就比较多了,比如水电啊、员工分工安排啊、配种技术环节、产房管理环节等各阶段,具体的就不做多说了,可关注我有需要私信或关注我的视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