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话到底该如何正确解读?<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出处在哪说明了什么>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话到底该如何正确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副对联被广泛引用

2001年的时候,我背上行囊,意气风发地不远千里地从湖南跑到国内某985高校去求学。大学生涯的第一堂课就是辅导员、班主任把大家叫到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见面会,会议的主题就是自我介绍。当时的我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直接在黑板上写下了岳麓书院门口那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并以其中的“楚”字为中心,展开了对湖南、对自己、对湖湘文化进行介绍。这一次自我介绍为我赢来了满堂彩,也是我大学生涯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个片段。

毕业后,回到湖南,慢慢地对湖南的本土文化产生了一定兴趣,随着阅历和见识的增加,再一次回想大学时代的那一些浅薄的自以为是,真是汗颜无地。

大多数人会因为近现代湖南人才辈出、独领风骚,从而坚决地认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句话就是说楚地出人才,湖南是人才集中地,楚就是湖南。

这句话对一半,错一半。近现代湖南出人才,这绝对没错;但是说“楚”就是湖南,这就大错特错了。近些年,湖南和湖北有一段时间在争“楚文化”这张文化名片,岳麓书院这副对联被广泛引用。但是,这个事情,身为一个湖南人还是要做到客观、求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湖南还真不是“楚文化”的核心,湖北老大哥确实更有资格成为“楚文化”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文化历史悠久

湖南和湖北为什么都要争“楚文化”这张名片呢?无非是想在文化上证明自己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楚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楚国或者楚地的文化。所以,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楚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楚国,从先秦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王翦所灭,确实算得上历史悠久。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一点,楚文化在当时并不是主流文化,并没有被纳入文明版图。楚地人民被统称为“南蛮”,这是一片幅员辽阔,但是被中原文明所看不上的土地,这里的人被视为未开化之人。

这里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南方在当时就这么不上眼?一是由于当时文明发展的制约性,国家的概念,包括天下的概念都是极为狭隘的。黄帝和炎帝联合击败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把文明的种子圈定在黄河流域,而战败的蚩尤只能往南方逃窜,因为南方山多树多,便于藏匿。而且南方的土地在水稻没有问世之前,根本就不适合耕种。这对古老的中华文明来说,南方基本上就是一块可有可无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被视为南蛮之地

也正是因为南方的荒芜贫瘠,所以无论是在皇帝时期、还是到周天子分封天下的时候,楚地都被当作一块边角料用来搪塞那些不怎么受宠的手下。据传,楚国的祖先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因投靠周文王,后被封为“子”。但是随着周朝奴隶制向巅峰发展,在周成王时期,周公旦辅政,再一次对鬻熊之后熊绎封于楚蛮之地,并有明确的姓和都城。“熊”就是楚国最开始的国姓,丹阳就是楚国最原始的都城。这个丹阳具体指今天什么位置,目前并无定论(一说在今湖北秭归,一说在今湖北枝江,或说在今湖北南漳一带,或称在今河南淅川,),现在史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就在荆山那一片。但不管怎么说,跟今天的湖南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熊绎带领国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其后,即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礼之下,楚国开始纳入文明

众所周知,周朝在周成王以后,周公旦发明了“周礼”,也就是定下了规矩。按周礼,天下诸侯是定期朝拜周天子,并进贡一些特产的。然后周天子带领这些诸侯祭祀天地、告慰神灵。遗憾的是,立国的时候,楚国的诸侯只有进贡的义务,却没有参加祭祀的资格。熊绎参加诸侯会盟只能干啥?——“守燎”,也就是当仓库保管员,可见当时楚国地位之低下。

随着楚国越来越壮大,周昭王时周朝就觉得楚国越来越碍眼,所以想弄死楚国,于是发生“昭王南征”的故事。可惜周昭王同志志大才疏,反而被楚国打败了。此后,楚国的发展才一发不可收。

周厉王时,周朝一心“拓荒”,对周边“荒芜”地区,不断攻伐,荆楚亦不例外。熊渠为了保存实力,自称“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主动去除“王”号,并取消其子孙的分封,才使得周天子没有痛下杀手。熊渠这一举措为楚国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空间,为后来楚国占据江汉平原奠定了基础。

周桓王时,熊通不满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过汉阳诸姬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遭拒后在前704年自称为王(后谥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才是楚国的中心

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于郢,这标志着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正式向江汉平原转移。都城,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十分具备代表性的。楚国先后经历7次定都:丹阳(从初期至武王)、郢都(文王至昭王)、鄀都(昭王)、鄢都(惠王)、江陵(昭王至顷襄王)、陈(顷襄王)、寿春(考烈王至负刍)。

除了丹阳不可考外,郢都是指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鄀都是指今湖北省宜城东南鄢都在今湖北省宜城;陈都是在今河南淮阳;江陵是指传统的荆州城;寿春(亦称郢)是在今安徽省寿县。

从楚国的政治、文化发展走向来看,真的与湖南关系不大。它的核心阵容一直集中在江汉平原,即使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要临时迁都,也是往河南和安徽的方向走。

但是,楚文化的核心阵地不在湖南,那是不是代表楚文化真的就与湖南毫无关系了呢?并不是!在很早以前,湖南北边,特别是洞庭湖周边的版块就被纳入楚国的疆域了,只能说湖南很早就成了楚文化的边沿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屈原是湖北人

楚文化的一个成熟的符号就是屈原和他的楚辞。但是屈原是楚国贵族,他是秭归人。也是因为被放逐了,才会流落到湖南境内。这个事本身足以说明湖南当时对楚国来说也是一片蛮荒之地,毕竟“被放逐”本身就代表着把高级文明往低级文明的堆里丢。

中国人有一个通病,总喜欢比祖上的荣光。因为这个毛病,很多人甚至认错了祖宗。湖南人在证明自己的历史悠久时,总喜欢引用屈原、贾谊、柳宗元这些名号,可惜他们都不是湖南人。如果要说在清代以前,湖南的文化名片是真的屈指可数的,只有蔡伦、周敦颐、王夫之寥寥数人而已。

所以,在“楚文化”的归属问题上,我只能说湖南的文化跟楚文化有关系,但论其地位的重要性、文化的厚重性,真的只能是湖北老大哥的跟班。要知道,湖南在雍正三年被单独成省以前,一直都是湖北的跟班。历史上有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为啥就没有两湖总督?甚至都有了湖广总督,却依然没有两湖总督一说,因为湖南自始至终被视为是湖北老大哥的跟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湘文化才是湖南文化的核心

我也不想做一个数典忘祖的湖南人,但是我们必须要重视文化的真实性。湖南的文化与其说是“楚文化”,还不如说是清代就提出来的“湖湘文化”。

“楚文化”实际上包括:荆楚文化、湘楚文化和巴楚文化。这三部分之中,荆楚文化无疑是楚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古代的楚国疆域十分宽广,基本上横跨了今天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河南、重庆、江西、贵州等11个省份。比如说著名的楚国贵族楚霸王项羽就是江苏人,但是江苏打“古楚文化”的牌子了吗?又比如巴楚文化早早地就转移了阵地,改成巴蜀文化了。我们要寻找一种文化的本质,首先要找到其根源和核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为什么湖南和湖北会为了“楚文化”的名片争执不休呢?主要原因还是在洞庭湖这个楚文化的交点,因为环洞庭湖地区是楚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兴盛地,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和走向,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是自北向南;一是自西向东;一是从黄河到长江;一是从平原到山地。根据这几个特征,湖北和湖南是文化上的带头大哥就一目了然了。

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湖南人,我深沉地爱着这一片土地。所以我真心希望湖南人再也不要去争“楚文化”这种名不副实的名片了。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没什么不好。也只有正视了自己,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既然湖南文化不是真正的“楚文化”,那么岳麓书院门口那副对联又该如何解释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又是什么意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麓书院历史悠久

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据说是清嘉庆年间,时任岳麓山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从这两句话的出处,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其中的“楚”并不是单指湖南,在“楚有才”的时代,湖南还是楚国的边缘地。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祀孔子,当时的士子向他反映,武昌府学虽然办得声名远播,但是校舍实在是破败不堪,希望捐出国家津贴来维修校舍。林天擎表示大力支持,两年后,新校舍竣工,林天擎回想起那些赤子之心的学子们,由衷地感慨:“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从这两则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楚材”这个词实际上,更大程度是站在湖北的角度说出来的。那么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究竟要如何去理解呢?“楚国出人才,这里最兴盛”这个意思,与其说是陈述一种事实,还不如说是寄托一种希望——都说楚国出人才,我们希望这里最兴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人参加乡试必须北上武汉

因为嘉庆年间,湖南成省时间还很短,而且客观来说,当时湖南的文化凝聚力并没有形成。以前,湖南学子都要到武汉去才能完成,一下子成为一个文化圣地是不大可能的。虽说,岳麓书院历史悠久,但其文化背景还是依托于湖北的荆楚文化的。

湖南的文化真正自成体系的时候应该是“湖湘文化”正式提出和付诸实践的时候(这一部分内容只能另起一篇了)。因为“惟楚有才”这一句话而让湖南人以楚文化的先驱而自居,显然是有点自欺欺人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我永远只相信湖南是后来居上,而不认可湖南是历史悠久。纵观湖南本土的历史,在清末以前,文化名人真的是屈指可数,跟隔壁的老表江西比是不可同日而语,跟老大哥湖北比更是自愧不如。清代以前,湖南从来没有站到历史舞台的C位,但是湖北在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的过程中,一直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军,这是湖南人异军突起的标志

在近现代,由于湖南人的异军突起,所以很多人在文化上刻意打压湖北,抬高湖南,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浅薄又狭隘的。湖南曾经的落后只能证明后来的湖南人是多么的奋勇向前,今天湖北人被人调侃成“九头鸟”,其实更证明湖北的历史渊源。“九头鸟”其实是凤凰的俗称,而楚国最初的文化图腾正是凤凰。

湖北,作为楚国文明的腹心,由于政治上尔虞我诈、相互攻击。“九头鸟”这个文化符号居然成了“狡诈多变”的代名词,确实十分可笑。假设,湖北不是楚文化的代表,它无需在被人轻视、挤压的情况下去四处周全、去“兵不厌诈”了,它还需要那么圆滑世故吗?还需要那么“狡诈多变”吗?反观湖南,因为自古以来的贫穷落后,加上少数民族性格的融合,蛮勇而又倔强,这是湖南的骨子里的优点,但也是湖南人的一部血泪史。

当我们说一个人温文儒雅的时候,首先是对他们家族的一种赞美,因为贫苦人真的很难温文儒雅起来。湖南正是因为生存的压力,才形成这种“霸蛮”的性格。因为不争、不斗、不狠,真的很难在乱世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人无辣不欢背后是一种苦难

再说一个很趣的事情,湖南人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那就是“无辣不欢”。有人说,喜欢吃辣说明湖南人性格热情奔放、果敢勇武。这固然没错,但是,我们往更深层次去思考一下,中国喜欢吃辣的地方在哪里?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重庆、江西、广西等南方山区而已,为什么北方人不吃辣?为什么 同为两湖的湖北人不爱吃辣?为什么同为南方人的江浙人不爱吃辣?为什么同为两广的广东人不爱吃辣?仔细一对比,大家可能会发现,凡是在古代文明先进、物产丰富的地区都不爱吃辣。这就充分地体现了历史的作用。

辣椒是哥伦比亚在航海过程中发现的,因为物资缺乏,发现了辣椒被当成了一种绝佳的调味食品。后来传入中国,同样被广泛传播。因为像湖南这些山区,因为常年生活在湿气、瘴气比较重的地区,身体排汗排毒需要这种辛辣的食品,而且当时这些山区物质非常缺乏,能吃的东西并不丰富,辣椒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更重要的是,这些山区因为经济落后、地理偏僻,是很难经常吃得上盐的,而辣椒的辛辣刺激能够更好地调整食品的味道。

所以,从吃辣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扩散和传播趋势的,当然,在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之下,辣椒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渐渐变小,只是一种饮食文化的符号了。我们无需去过度解读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想要成为真正的文化大省还任重道远

最后,我想以最近的高考成绩的来结束这一篇文章。今年的高考,湖北的参考人数大概比湖南多出5万人,但是理科600分以上的人数却比湖南多出了近一倍(当然,湖南也不错,理科600分以上就近2万人了),这样一对比,湖南还能说自己是“楚文化”的代表吗?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惟楚有才”的代名词吗?

近现代湖南的飞速发展是多种原因的,比如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东渐、比如湖南人长期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中养成的蛮勇性格,比如湖南“敢为天下先”地率先接触了西方先进文明;比如湖南人不因循守旧,敢于出湘,比如名人效应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刺激……但是,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们永远要保持清醒、理智的自我认识,更不要陷入一些人云亦云的口水战。

真正的文化自信绝不是我们给自己的文化找了一套好衣裳,而是这种本土文化能够激励多少的斗志?能够抚慰多少人的孤独?能够平息多少人的浮躁?能够坚定多少人的信念?岳麓书院现在是湖南本土文化的门头,我也曾多次去参观、瞻仰过,但每次见到门口那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我的心中都会浮想联翩——“惟楚有才”不是专指湖南,“于斯为盛”也只是一种期盼,而不是一种事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