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地名探源之宜兴市<宜兴以前四大镇是哪四个镇的>

地名探源之宜兴市

位于无锡市南部,东濒太湖,西南与安徽省广德毗连,南接浙江省长兴县。土地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宜城镇。 

宜兴周代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起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起属楚。

荆邑相传因荆溪绵亘东西而得名。据一些学者推测,春秋战国时,现今的宜兴地区荆棘丛生,荆溪从中穿流而过,宜兴遂有荆邑的古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起荆邑属会稽郡。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荆邑为阳羡县,仍隶属会稽郡。据史书记载,荆溪之阴多山,其阳衍沃,“衍”与“羡”音近义通,故名之为阳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封功臣灵常为阳羡侯,后复为阳羡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析会稽郡西北地,另置吴郡,阳羡属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改属吴兴郡。西晋永兴元年(304),阳羡人周?(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定了叛变晋王朝的军队,使摇摇欲坠的晋王朝得以复兴。朝廷为表彰其功,将阳羡县改为义兴郡,属扬州,下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南朝宋泰始四年(468),义兴郡属南徐州。南齐永明二年(484),义兴郡属扬州,后复属南徐州。隋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仍将国山、临津县并入阳羡,并改称义兴县,初属常州,旋改属毗陵郡。唐武德二年(619),改义兴县为鹅州。据传义兴境内有金鹅山,故名。七年,改鹅州为南兴州,复于旧治析置阳羡县属之。八年废州,仍改为义兴县,同时废阳羡县入义兴县,属常州。唐乾元二年(759)属润州。次年复属常州。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取“义者宜也”之义,将义兴改为宜兴,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改为宜兴州,属常州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分置宜兴、荆溪二县,仍属常州府。荆溪县得名于境内的荆溪。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南京临时政府撤道、裁府、存县,各县直属省。1914年,属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政府。1932年属武进行政区。1933年3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37年属江苏省第三战区。1939年属江苏省江南行署。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3年属江苏省苏州专区。后屡属镇江(1956年、1959年、1970年)、常州(1958年)等专区、地区。1983年3月划归无锡市至今。1988年3月,宜兴撤县建市县级)。

市政府所在地宜城镇历史悠久。秦置阳羡县后即建县城,因正对着西面的虾笼泾,所以又称虾虎城(“虎”是“浒”的音讹)。这大约就是今宜城镇的雏形。东汉永建四年(129),原城废,改筑在荆南山(铜官山)下。吴赤乌年间,阳羡县城改筑长桥南(现彭庄环里附近)。晋惠帝将阳羡县改为义兴郡后,直至隋唐时期,县治、州治屡有变化。唐武德八年(625),义兴县城筑在长桥河北。明代初年,县城向长桥河南发展,规模扩为原城的8倍。清雍正四年(1726),宜兴县分为宜兴、荆溪两县后,县城以南、北大街为界相对治。1946年3月,县城名为双溪镇,1948年5月,改为义兴镇,1949年5月,改称宜城镇。

宜兴是个山清水秀之区,人文荟萃之域,物产丰饶之地。

宜兴是国家级太湖风景区的重点景区。起伏的山峦和山峦中汩汩流动着千百万年的地下水,侵蚀着群山石灰岩的肚腹,形成一个个神话般的溶洞奇观。

善卷洞坐落在宜兴善卷乡螺岩山中,据说此洞的人文历史可追溯至四千多年以前。《庄子》载:“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逍遥于天地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于是,善卷逃避到南方,隐居石洞中,后人将此洞取名为“善卷”。又一说善卷洞的得名是因为此山洞卷曲。该洞有上、中、下、水四洞,洞洞相通,如一座石雕大楼。张公洞坐落在湖孟峰山下,素有“海内奇观”之誉。洞中有可容千人的石厅,高大深邃的穹顶上镶嵌着石花、石幔,宽阔的石壁上怪石嶙峋。处于宜兴西南卧牛山中的灵谷洞,有着八千多米长的溶洞,洞中景色各异的七座奇异石厅静卧其中:有的如冰天雪地,有的如南国风光;有的如流动的河流,谓“百川归海”;有的钟乳石如座座佛像,有“千佛山”的美称。

宜兴又是个人才之乡。隋唐兴科举后,宜兴共出了5个状元、9个会元、12个解元。宋明两代宜兴出了4个宰相。宋代佘刚、邵刚、邵村的“一邑三魁”,明代万士和、万士亨的“兄弟联芳”,曾名扬海内。现代有周培源、潘汉年、蒋南翔、徐悲鸿、钱松嵒、尹瘦石、吴冠中、徐铸成等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书画家、新闻学家。宜兴又是名闻遐迩的“教授之乡”,据不完全统计,遍布海内外的宜兴籍教授、专家有3000多人。

宜兴气候温和,地形南高北低,山水相连,地上地下奇珍叠出,资源特别丰富。早在民国时期,宜兴的稻米产量曾居全省各县之首,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宜兴名产板栗、毛笋、雁来覃合成为“宜兴三珍”,产量历来居全省之首。

宜兴最独具特色的还是它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制陶业。据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灭吴后功成身退,曾隐居荆溪独山,制陶为业,俗称“陶朱公”,人称“造缸先师”,带动了当地制陶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宜兴已成为“万家烟火”的陶瓷名城。宜兴的紫砂陶,集文学、书画于一炉,丰富多彩,色泽雅致;均陶,釉色绚丽,胎质坚致,具有朴实而庄重的艺术风格;青陶瓷,色泽晶莹,青中泛蓝,浑厚别致,有“东方绿宝石”之誉。

(来源:江苏地情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