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钱币是需要打上文字与图案的,那么这样脆弱的制品一定不会使用大吨位的压铸机来压制,所以陶币的表面文字都是浅打,而且陶土是红色,所以即便是新的陶币,也是给人模模糊糊的感觉。
由于与瓷器相比少了上釉的工序,陶币的防水性很差,甚至潮湿也会使币损坏,唯一的好处就是重量轻,掉了也摔不碎,最多是掉了角什么的。陶币一共两种面值有五分和一分的,五分的只有1点5克,而一分的只有0.6克。这样的钱币放在兜里,出门遇上雨,回来的时候就不是钱了,说来也挺逗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东西老百姓会认可吗?
所以本来发行时间就不长,大概就是康德11年12年两个年份,也就是1945年前后,日本没多久就投降了,再加上不受待见,说以发行量也不大,资料上说计划发行2000万枚,但是到日本投降时,也就发行了200多万枚,而且非常容易损坏,不好保存,所以目前能见到的好品也很少,可能有些东北人家里有,有些东北人也没见过,至于南方人可能很多都没听说过。
我手上还真有一枚,是老人留下的,面值是一分,但是基本上已经模糊不清了,隐约能辨认出中间的面值,至于周围的字真的是连放大镜都看不见,颜色褐红色,周边有损坏,损坏的 地方发黑,听说陶土是辽宁海城的一种土,因为这种土里还有6%的铁,按理说这种含铁量高的矿物应该拿去提炼铁金属,可能考虑到成本比较高,就放弃了吧。
要知道日本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真是什么资源都没有,以前日本人的罐头我们缴获以后都是最好的战利品,用来给上级首长,因为都是肉罐肉,到了后来,日本罐头没人要,因为根本就没有肉,而是猪血牛血还加了不少添加剂,根本不是能吃的东西。早期的日本罐头能换银元金条,后期的基本就是喂猪,哈哈瞎说的,总之,陶币是在这种条件下得产物,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不过作为历史的见证品,还是适合于收藏的,
说实话,能找的的图片都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