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成都武侯祠游记<武侯祠静远堂图片>

成都武侯祠游记

迈进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古柏森森,枝叶交错,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历史的碎片,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前行,武侯祠的各种建筑错落有致。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尽显古朴典雅之美。游客们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三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与那些英雄人物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走在浓荫丛中,可见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导游特别带我到东侧碑廊,专门给我仔细介绍“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此碑由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唐朝宰相裴度撰碑文,由当时的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的弟弟)书写,蜀中名匠鲁建刻字。因该碑的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

欣赏完“三绝碑”,我们来到了二门。导游特别让我注意二门上方的悬匾书写着“眀良千古”四字。导游解释说,这是由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吴英撰写。其中“眀”字为目字旁,这不是错别字,更不是传说中为规避清代文字狱忌讳明朝而故意为之。用现在的解释叫异体字。“眀”在这里表示内心清明,心眼相通,所以是目字旁。“眀良千古”就是“君明臣良,千古垂范”之意。

武侯祠的正中部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位于正殿门上悬挂“业绍高光”的匾额。导游让我注意这个“匾”,并解释说,“业”是刘备的事业,“绍”意为继承,“高”指的是西汉高祖刘邦,“光”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原来是赞扬刘备继承了西汉高祖、东汉光武帝的大业。既表明了刘备的正统地位,又高度评价了他的蜀汉政权对刘氏汉朝的传承。

大殿正中塑有刘备的塑像,高约3米,头戴帝冠,身穿金龙袍。这尊塑像在整个庙宇中最为高大。左右两个侍者,一个捧传国玉玺,一个捧尚方宝剑。塑像前牌位上写着刘备的谥号“汉昭烈皇帝”。正殿两侧紧邻东、西偏殿。东偏殿为关羽塑像和其子关平、关兴及其部将周仓等的陪祀塑像;西偏殿则是张飞及其子张苞、其孙张遵的塑像,呈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刻其姓名、生平。

在文臣武将廊尽头的墙壁上,镶嵌着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石刻,此石刻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手书。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岳飞领兵北上,路过南阳,拜谒武侯祠,触景生情,于是,挥笔抄写《出师二表》,抒发了他抗金之雄心壮志和忠贞爱国的情怀。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丰富三国文化内涵,遂将河南南阳武侯祠岳飞手书的出师二表拓摹、精刻、复刻于成都武侯祠。

走出刘备殿,下台阶,继续前行,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武侯祠。武侯祠是极为传统的庙宇建筑,由过厅、东厢房、西厢房、钟楼、鼓楼、诸葛亮殿6组建筑围合而成。院内树木相伴,鸟啼声声。

在摩肩接踵的游客中,我们挤入过厅。过厅处有匾额两个,楹联三幅,皆出自大家之手。前边匾额“武侯祠”三个金色大字为郭沫若撰写,后边匾额“万古云霄一羽毛”是徐悲鸿所书。因诸葛亮总是手持羽毛,这里“羽毛”代指诸葛亮,褒扬诸葛亮好像鸾凤高翔、千秋万代独步青云。第一幅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由董必武先生所写。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隆中,登门求贤,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大业;诸葛亮深受感动。两人促膝畅谈。诸葛亮提出了天下三分的大计。“一番晤对”,即隆中对。二人见面对话后结下的情谊,古今传为美谈。

欣赏完这些大家之作,来到了诸葛亮殿。诸葛亮殿又称“静远堂”。导游说,“静远堂”得名于诸葛亮《诫子书》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殿宇门上悬挂四字匾额“名垂宇宙”。“名垂宇宙”匾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忠臣遗像肃清高”,后由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允礼书写。这又是对诸葛亮一生的高度评价。殿门两侧还有“攻心”联一幅,颇负盛名,为清人赵藩撰书:“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此联是清光绪年间四川盐茶使赵藩撰写。

诸葛亮殿殿内正中立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塑像中,诸葛亮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那智慧的光芒仿佛穿透了岁月的尘埃,依然熠熠生辉。塑像前陈列着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大殿顶梁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穿过“诸葛亮殿”后是三义庙。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基本一致。正殿立有刘备、关云长、张飞的泥塑坐像。刘备的塑像,面容慈祥而威严,展现出一代君主的风范。关羽和张飞,一个义薄云天,一个勇猛无畏,他们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廊房两壁设置了十幅三国故事的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刻画的内容包括: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看着这些刻画,思绪不禁飘向了那个遥远的三国时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品质,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博大胸怀,关羽忠肝义胆的高尚人品,张飞勇猛豪爽的性格特征……他们的精神品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锤炼着一代代中国男人的品质。

“三义庙”的左边是惠陵,也就是刘备墓。经过“喜神方”大石,走过一段曲折幽静的巷道,巷道两侧均为红色的墙面,顶部铺设精美的瓦当,墙外伸展浓密茂盛的竹林。出了巷道,豁然开朗。刘备墓出现在眼前。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石碑后面的圆形小山丘就是刘备墓,由围墙圈起。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导游介绍说,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陵地,并将刘备葬于此地。《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故名刘备墓称之“惠陵”。陵墓中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

导游介绍说,因刘备在蜀国爱民如子,在蜀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威望,所以盗墓贼都不去盗挖他的坟墓。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了,史书记载未有被盗痕迹,至今也没有被挖掘。不过也有说法是源于诸葛亮的独特智慧。说是诸葛亮在设计陵墓时,就考虑到了防盗的问题。为了保护“惠陵”,诸葛亮设计了独特的防盗机制。

因时间匆忙,从“惠陵”出来后,我就沿出口方向离开武侯祠。回望武侯祠大门入口处,人流熙攘,前来瞻仰武侯祠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成都武侯祠,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参观武侯祠,我仿佛在“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之中遨游,感受着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脉搏,汲取着三国时代风云人物的智慧和力量。这座彰显中华历史文化符号的祠堂,将永远屹立在成都这片土地上,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鲜活着那些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于2024.7.25

作家简介:李海平,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五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个人散文集《在文字中穿行》、诗集《驿路花香》等,原籍广东梅州五华,现居深圳。

总 编:瑞雪

副总编:以诗为马

作家平台(微信公众号:zjptzjpt )欢迎大家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体裁内容不限,来稿请在文章后面附上“作者简介+作者照片+微信号”。来稿一周内发表,请在公众平台查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来稿邮箱:2163064132@qq.com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